炭黑產業網訊,邁入工業4.0時代,輪胎行業迎來智能化發展。
雙星輪胎擁有華中地區首個輪胎工業4.0智能化工廠,輪胎生產的煉膠、敷貼、成型、硫化等30余項工藝均可通過智能化方式完成,通過該技術,雙星產品不良率降低80%以上,生產率提高3倍,員工勞動強度降低60%以上。據悉,雙星生產一個芯片輪胎只需35秒,僅通過控制面板,輪胎便可自動完成成型、稱重、貼碼、芯片識別、運輸、儲存的全過程。同樣的軟控橡膠的輪胎裝備制造智能工廠也實現了產品研發、生產、供銷及售后的全面協同。各類輪胎成型機的設計、生產、焊接、機加、熱處理、質量跟蹤等所有零部件信息都會通過MES系統自動錄入,加快生產計劃執行狀況的反饋速度,生產效率也比傳統工廠提高30%以上。
深入推進智能化、信息化改造,以雙星及軟控為首的輪胎企業走出了一條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真正實現了企業的“智慧型”轉變,促進了橡膠輪胎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為中國橡膠工業走向世界貢獻了力量。
同時,在近期的第22屆中國輪胎技術研討會上,9位行業人士便為“智能化”指明了方向。一是基于傳統工藝,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設未來工廠;二是新設備和新材料相配合,顛覆性地變革輪胎生產工藝,不斷探索,不停創新,在未來創立中國式智能化生產工藝;三是智能化應圍繞輪胎企業的實際需求,由輪胎行業來引領;四是在全球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輪胎企業應該選擇融入這個浪潮并力爭走在最前列,每個輪胎企業面臨不同的現狀,要基于自身的基礎和條件尋找適合自己的轉型升級之路,通過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提高企業的生存力和競爭力,讓智能制造在輪胎行業落地,共同促進輪胎行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
善于創造才能實現智造,未來的中國輪胎變化將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