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0月21日消息,山東耐斯特炭黑有限公司近期成功推出一項創新技術——“一種基于硅、硼與碳復合制備多相炭黑NC1107”。該技術通過硅、硼與碳的復合制備工藝,實現了炭黑產品的性能突破性升級,為炭黑行業的技術創新注入新活力。
據了解,該技術采用多尺度、多維度的表征手段,包括X射線電子能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等,對炭黑表面官能團進行深入研究。同時,結合力學與動態性能測試,系統評估炭黑在橡膠中的實際應用表現,這一研究方式為改性炭黑的研發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參考。其核心創新點在于構建碳硅/碳硼雙相及多相復合結構,借助元素摻雜的方式,顯著增強炭黑的力學性能、導電性、耐磨性和熱穩定性,同時有效降低輪胎滾動阻力。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該技術制備的多相炭黑NC1107在橡膠基體中展現出突出優勢。具體數據顯示,其拉伸強度提升幅度達到15 - 20%,耐磨性提高超過25%,熱分解溫度攀升至600℃以上,而傳統炭黑的熱分解溫度約為500℃;體積電阻率則降低至10?3Ω·cm量級。這些性能的優化帶來了顯著的應用價值,直接推動輪胎使用壽命延長15 - 20%,同時使車輛燃油效率提升3 - 5%。
在知識產權與標準化建設方面,截至該技術發布之時,耐斯特炭黑已圍繞此項技術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項,涵蓋復合摻雜工藝、表面改性方法等核心環節;此外還擁有實用新型專利6項,涉及高效造粒設備、連續反應裝置等關鍵設備。同時,公司還制定了1項企業標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術保護體系。
該項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將加速橡膠補強材料的升級迭代進程。與傳統炭黑相比,多相炭黑NC1107在綠色輪胎、高端密封件等領域具備明顯的替代潛力,尤其契合新能源汽車對低滾阻、長壽命輪胎的市場需求。除此之外,該技術的研發思路為其他功能性炭黑,如導電炭黑、阻燃炭黑的制備提供了復合元素摻雜的技術范式,有望推動整個炭黑行業向高附加值、多功能化的方向轉型發展。目前,該新技術已進入中試階段,預計將于2026年實現規模化生產,初期產能規劃為1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