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0月11日消息,國慶假期剛剛結束,國內橡膠輪胎行業便迅速迎來一波密集的漲價熱潮。據行業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已有中策橡膠、賽輪輪胎、玲瓏輪胎等60家輪胎企業陸續發布產品價格調整通知,調價范圍覆蓋全鋼子午線輪胎(TBR)、乘用車輪胎等多個主流品類,漲幅普遍維持在2%至3%區間,部分產品的最高漲幅更是達到6%,且多家企業在節后還追加了第二輪漲價通知。
此次漲價潮并非突然而至,早在9月,行業頭部企業中策橡膠就率先打響漲價“第一槍”,先后兩次針對全鋼輪胎、內胎等產品實施2%至4%的提價;進入10月后,其調價范圍進一步擴大。10月以來,賽輪輪胎對TBR產品進行2%-3%的價格上調,山東華盛橡膠、濰坊市華東橡膠均從10月1日起將產品價格提高2%,上海優科豪馬則把乘用車輪胎價格上調了3%。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漲價已從TBR輪胎領域蔓延至半鋼輪胎板塊,正新、佳通、錦湖等企業均同步對乘用車胎價格進行調整,形成了全品類漲價的態勢。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原材料價格的持續飆升是引發此次輪胎行業漲價潮的核心推手。“原材料成本在輪胎生產成本中占比超過70%,今年以來天然橡膠價格同比上漲幅度超過15%,炭黑價格漲幅更是超30%,不少企業已陷入‘價格倒掛’的經營困境。”一位行業分析師透露,目前國內TBR輪胎企業普遍處于虧損狀態,主要上市企業的利潤跌幅超過50%,漲價已成為企業維持運營的無奈之舉。山東華盛橡膠在其調價通知中就明確表示,“由于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制造成本大幅攀升,需通過價格調整來保障企業正常運營”。
漲價潮下,輪胎行業的分化態勢也逐漸顯現。國慶期間國內59家半鋼輪胎企業中有47家選擇停產放假,平均放假天數為5.38天,這一現象反映出乘用車胎市場目前仍處于調整階段;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全鋼胎企業的放假天數同比有所減少,市場需求相對更為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