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橡膠信息貿易網消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1月12日發布的具體產銷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的局面,同時產銷總量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
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0.7萬輛和278.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2.5%和10.5%,產量同比增長2.4%,銷量同比下降1.6%。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增長8.2%和4.7%,其中產量增速較11月由負轉正,銷量增速比11月擴大2.2個百分點。
從全年汽車銷量情況來看,一季度由于同期基數較低,汽車市場同比呈現快速增長;二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三季度受芯片供給不足影響最大,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四季度恢復明顯,好于預期,確保了全年穩中有增的發展態勢。
從各細分市場全年的表現來看,新能源汽車成為年度最大亮點,全年銷量超過35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3.4%;與此同時,我國汽車出口從4月份以來,多次刷新歷史記錄,年度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實現了多年來一直徘徊在100萬輛左右的突破;此外,受新能源、出口市場向好帶來的拉動作用,中國品牌汽車市場份額已超過44%,接近歷史最好水平。
乘用車市場方面,2021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40.8萬輛和2148.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1%和6.5%,增幅高于行業3.7和2.7個百分點,這是我國乘用車市場連續七年超過2000萬輛。
從乘用車全年銷量變化情況來看,年初由于基數較低,乘用車市場表現出大幅增長的狀態,但是隨著芯片供應不足問題逐步顯現,疊加同期基數的快速提高,乘用車市場開始出現下滑,且降幅有所擴大。直至進入四季度,伴隨芯片問題的逐步緩解,乘用車市場運行趨穩,降幅逐漸收窄。12月,隨著芯片供應問題較11月有所緩解,疊加企業年底沖量因素,乘用車產銷有所回升。
數據顯示,12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52.7萬輛和242.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2%和10.5%,同比分別增長8.4%和2.0%,增速較11月由負轉正。與2019年相比,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長15.5%和9.3%,增幅比11月擴大12.5和2.8個百分點。
商用車市場方面,12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8.0萬輛和36.4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7%和10.5%;同比分別下降25.3%和20.1%,降幅比11月分別收窄6.6和10.2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商用車產銷同比下降23.6%和18.2%,降幅比11月分別擴大5.6和0.6個百分點。
分車型來看,12月,客車、貨車產銷同比均呈現下降。客車全年產銷結束了前幾年的下降態勢,有所回升,產銷同比呈現增長,貨車全年產銷同比呈現下降。
2021全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67.4萬輛和479.3萬輛,同比下降10.7%和6.6%。從全年走勢來看,商用車上半年表現明顯好于下半年。其中一季度由于同期基數較低,產銷呈現大幅增長,二季度開始銷量同比下降,下半年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從2021年客貨細分車型產銷情況看,貨車中,重型貨車、輕型貨車以及微型貨車減量都較大,其中重型貨車減量最大;客車中,輕型客車的增長拉動了整體客車產銷的增長。
中汽協分析指出,今年商用車市場的波動主要是由于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法規切換所導致的需求波動,國五產品在購置成本和使用成本方面都低于國六產品,因此市場更青睞于國五產品。此外,“藍牌輕卡”政策預期帶來的消費觀望、房地產開發行業較冷等因素也加劇了商用車市場下行的壓力。從遠期發展來看,近幾年支撐商用車增長的政策紅利效用已逐步減弱,未來商用車市場將進入調整期。
展望新的一年,中汽協表示,伴隨供給端芯片供應不足、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問題在新的一年逐步改善,預計2022年汽車市場將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產銷表現將好于2021年。當然,當前汽車芯片短缺雖逐漸緩解,但仍顯緊張,保持產銷穩定增長依然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
根據協會預測,2022年我國汽車新車銷量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乘用車銷量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銷量450萬輛,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7%。
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