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在汽車之家2021中國汽車新消費論壇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各地取消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地方出臺更多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推動汽車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如果汽車限購令成功解除,必將刺激汽車消費市場,帶動輪胎市場的增長。
8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了國內車市7月份的產銷報告。數據顯示,今年7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6.3萬輛和186.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1%和7.5%,同比分別下降15.5%和11.9%。伴隨著去年疫情積壓的消費潛力釋放完畢,從5月開始,國內車市就已經出現了降幅,7月份更是降至了今年以來正常銷售月的冰點。
2021年7月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7271.0萬條,同比2020年下滑了0.4%,這是2021年首次下跌。自5月份開始,國內輪胎企業開工整體處于偏低位運行狀態,有關機構調查顯示,當前無論轎車還是卡客車輪胎代理商庫存均處于明顯偏高水平,分別為1.5倍、1.9倍,而終端市場對于8月份銷量的不樂觀預期也將直接影響備貨積極性。
早在今年年初,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下稱“指引”)和《地方促進汽車消費經驗做法》(下稱“做法”)。指引和做法中特別提出,應當優化汽車限購政策,各地不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
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應統籌群眾汽車消費需求和當地交通擁堵、污染治理等因素,通過增加號牌指標、放寬號牌申請條件、精準設置限購區域、探索擁堵區域內外車輛分類使用政策等措施,有序取消行政性限制汽車購買規定。通過取消汽車限購措施這種對公共政策不斷調整和修正的做法,滿足居民汽車消費需求的同時,對振興中國汽車工業也是積極的。
在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刺激消費”或許會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劑。商務部發表的通知中,在擴大新車消費、發展二手車消費、促進汽車更新消費、培育汽車后市場等方面給出明確建議,這對于輪胎市場來說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