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4 月 28 日消息,最新數據表明,中國輪胎在俄羅斯市場的占比已超 70%,成為當地市場的主導力量。這一比例較俄烏沖突初期的 45% 顯著攀升,充分彰顯了中國制造在特殊時期對俄羅斯供應鏈起到的關鍵支撐作用。
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意味著中國輪胎競爭力獲得認可。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本土輪胎制造商 Cordiant 集團總裁沃洛金的觀點,證實了這一市場格局的轉變。俄羅斯最大分類廣告平臺 Avito 的汽車業務負責人戈洛溫指出:“中國輪胎制造商每年將研發投入提高 15%,在濕地制動性能和滾動阻力等關鍵技術指標上,已與國際頭部品牌不相上下。”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輪胎在俄新品市場的搜索量同比增長 22%,并且在銷量前十的榜單中,占據了六個席位。
不過,據炭黑產業網了解,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出隱憂,2025 年前兩月,中國對俄新輪胎出口額同比下降 8.5%,降至 8570 萬美元,這是自 2019 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俄經濟分析師彼得羅夫認為,這表明市場已步入存量替代階段,“經過三年布局,中國品牌已深度滲透俄乘用車輪胎市場”。
與此同時,俄羅斯本土輪胎產能正在復蘇,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俄羅斯工貿部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 年本土輪胎產能已恢復至沖突前 85% 的水平,卡瑪茲等車企的配套訂單開始重新流向本土供應商。莫斯科大學經貿研究中心的測算顯示,俄本土輪胎產能每提升 10%,進口需求將相應減少約 3 億美元。
面對如此形勢,行業預測,未來中俄輪胎貿易可能會向特種輪胎等高附加值領域轉移。俄汽車工業分析師伊萬諾夫稱:“隨著俄羅斯北極開發項目的推進,極地輪胎的需求每年增長 30%,這為中國企業開辟了新的增長空間。”
自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輪胎市場遭遇諸多挑戰,致使多家本土輪胎廠退出市場。不過在近兩年,軍事沖突對俄羅斯輪胎業的沖擊正逐步得到修復。2024 年,俄羅斯輪胎市場共售出 5640 萬條輪胎,銷量相比 2023 年增長了 23%。其中,乘用車胎產量達到 2022 年以來的最佳水平,不過仍未恢復到危機前的水準。而在 2024 年俄羅斯市場出售的 5640 萬條輪胎中,有 1750 多萬條從中國進口,中國輪胎在俄羅斯進口輪胎市場的份額已超過 70%,占據主導地位。
根據 2024 年當地市場分析,約 84% 的俄羅斯輪胎銷售公司計劃在本季度選用中國品牌輪胎,來替代傳統供應商,其中朝陽輪胎、三角輪胎、賽輪輪胎和玲瓏輪胎最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