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隨著下半年輪胎生意逐漸好轉,不少輪胎企業對產能擴張再次“心動”。對于不少輪胎企業來說,雖然目前制造成本上漲,全球供應鏈緊張這些問題依舊存在,但是只要輪胎需求不斷增加,企業還是可以通過完善產品組合,依靠智能化生產的降本增效,以及提高高價值產品銷售來逐步解決掉目前的利潤縮水難題。

尤其是目前全球輪胎銷售迎來大爆發之后(多家龍頭企業在財報中提及今年歐美輪胎市場上半年銷售的迅猛增幅),輪胎企業更是爭相開啟新一輪擴產。近日,江蘇東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公示了其輪胎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
390萬套輪胎產能年底投產
公開資料顯示,該項目是以江蘇東昊橡膠有限公司輪胎生產技術為支撐,建設輪胎生產、銷售項目;投資預計在30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預計在2022年底建成投產,形成年產農業子午胎 100萬套、工業實心胎60萬套、工程胎30萬套、工業特種胎200萬套的生產規模。
二期項目預計在2023年12月建成投產,形成年產農業子午胎100萬套、工業實心胎40萬套、工程胎20萬套、工業特種胎100萬套、電摩胎2000萬套的生產規模。
據悉,全廠建成后,可年產農業子午胎200萬套、工業實心胎100萬套、工程胎50萬套、工業特種胎300萬套、電摩胎2000萬套。此項目已于2021年8月通過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備案。
逆風擴產,意義何在
對于輪胎企業的產能擴建,有不少從業者的態度非常謹慎。一是目前行業景氣度并未完全恢復,不少庫存還未消化完成;二是受2015年著名輪胎廠暴雷的陰影影響,對未來輪胎市場能否消化這些擴大產能存疑。
但是目前的狀況與2015年的截然不同。首先是落后產能淘汰逐步完成,剩下的品牌和產品在質量上都可以與外資品牌分庭抗禮,因此擴產是在助力輪胎企業在高端市場獲得更多的生意機會。其次,目前部分輪胎企業的擴產不拘泥于商用車輪胎,而是在不斷通過產能擴建實現產品矩陣的完善。

部分輪胎企業發力特種輪胎市場,就是看中了這一塊細分市場的蛋糕份額——隨著全球基建潮以及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工程輪胎和農業輪胎的需求正在持續擴大,有龍頭企業甚至依靠特種輪胎的銷售在2022年如此拉垮的行情之下逆勢增長。
因此,我們在下半年看到了不少輪胎企業逆風邁上了擴產之路,其本質是在各細分市場輪胎需求不斷增加下的應勢之舉。
(原標題:這家企業30億的大項目預計年底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