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報消息,7月的合肥,烈日炎炎,在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在企業終檢車間,一條條印著馬牌輪胎LOGO(徽標)的輪胎成品正在傳送帶上滾動傳輸;車間外,一輛輛外運大貨車滿載貨物,運往全國各地,部分產品還將遠銷海外。今年以來,經受疫情沖擊,安徽外貿外資企業的生產恢復情況怎么樣?下一步如何應對國內外市場新變局,把握新商機?近日,記者在采訪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安徽輕工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等外貿外資企業時看到,隨著物流逐步好轉、生產持續恢復,我省外貿外資企業正在走出疫情陰霾,煥發新的活力。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是德國大陸集團在華投資的首家全外資輪胎生產基地,于2011年5月在合肥投產,主要生產替換以及原配業務的乘用車輪胎,供給國內以及亞太區中高端輪胎市場。
“從6月份的預估情況來看,我們的產能完全可以回到疫情前水平,有信心今年能實現兩位數增長! ”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驥說道。
對于疫情的影響,王小驥認為,今年疫情對市場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物流受阻、市場低迷,再加上諸多國際因素的影響,原材料、海運成本、能源成本劇增,在二季度特別是在4月份疫情的沖擊下,減產較多。 “但我們在這一嚴峻時刻,采用彈性產能,向內要效率,對外提升質量和供應期,基本上做到化險為夷、實現了穩中有升”。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時刻,大陸馬牌輪胎還在安徽追加40億元人民幣投資,布局新產能和新技術,引入前瞻性的制造工藝和產品技術,加速產品線的智能化與自動化。
“這個時候追加投資,是源自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對安徽發展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會因短期市場起落和國際形勢變化而中斷。 ”王小驥表示。
面對變局,有挑戰也有機遇,許多外資企業看到了新商機。王小驥告訴記者,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公司積極做好產業配套,為新能源汽車量身打造了一款輪胎,可以通過降低滾動阻力,實現更好的電池續航能力和操控性。
“在困難中要看到新希望,我們要做時代浪尖上的‘弄潮兒’。 ”王小驥滿懷信心地說。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變局與挑戰也可以轉化為機遇與希望。許多企業負責人都表達了從疫情中恢復發展的信心。一些企業還表示將迎接新挑戰、把握新機遇,追加投資、擴大產能,在安徽這片發展沃土上持續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