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8 月 27 日消息,本周一,阿爾及利亞消費者保護與指導協會(Apoce)對外披露了輪胎市場當前的緊張狀況,將市場背后隱藏的深層問題公之于眾,使得這場與廣大車主日常出行息息相關的 “輪胎困境” 細節愈發清晰可見。
此前,消費者維權協會 Himayatec 就曾向廣大車主發出倡議,號召大家對 Iris 品牌輪胎出現的異常漲價情況進行舉報。近期,輪胎市場的壓力進一步加大,不僅輪胎供應緊張,“一胎難求” 的現象普遍存在,價格還在持續大幅上漲,這讓眾多車主倍感不滿,社交平臺儼然成為了車主們的 “訴苦平臺”,民眾紛紛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市場局勢進一步惡化。Himayatec 在這一過程中持續采取行動,三天前,該協會呼吁相關部門針對輪胎市場 “前所未有的漲價” 現象采取強硬措施,要求開放輪胎進口渠道,降低輪胎銷售價格;上周日,Himayatec 更是將目光聚焦于本土唯一的輪胎品牌 Iris(目前該品牌是國內市場唯一的輪胎供應品牌),呼吁車主密切關注該品牌輪胎的異常漲價情況,并且表示 “如果經銷商出現漲價行為,Iris 集團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試圖從源頭遏制輪胎亂漲價的現象。
面對市場上車主們的不滿與訴求,Apoce 主席明確表示:“部分型號的輪胎已經缺貨好幾周了,我們每天都會收到車主的反饋,目前正在催促相關部門為車主調配這些短缺型號的輪胎”,這番話將輪胎供應缺口這一關鍵問題清晰地呈現出來。據炭黑產業網了解,輪胎供應問題不僅影響車主日常出行,也對相關產業的正常運轉帶來一定沖擊。
上周日,《回聲報》(Echorouk)報道稱,內政與市場監管部已經針對輪胎漲價現象展開了全面的調查,重點打擊其中可能存在的投機行為。本周一,Apoce 又公布了一項重要調查結果:根據監管部的調查數據,有 1200 家經營者獲得了輪胎及相關零部件的進口許可,但其中 500 家經營者卻未按規定履行進口義務;實際上,僅有 600 家經營者將進口的輪胎投放至市場,然而在 2023 年上半年,政府明明專門劃撥了 9 億美元的資金用于輪胎進口。一邊是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輪胎進口,另一邊卻是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 “漏洞”,輪胎市場亂象的根源由此也逐漸顯露。從各協會積極揭露市場問題、呼吁社會監督,到政府部門啟動調查工作、嚴厲打擊投機行為,阿爾及利亞輪胎市場這場多方參與的 “博弈”,正逐漸撥開迷霧。不過,輪胎缺貨狀況何時能夠得到緩解、輪胎價格上漲趨勢能否得到遏制、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漏洞又該如何彌補?這些問題始終牽動著無數車主的心,后續市場發展情況,值得持續關注。
除了阿爾及利亞輪胎市場的現狀,非洲其他地區的輪胎市場也存在獨特的需求與挑戰,中資企業在開拓非洲市場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在非洲市場(如剛果(金)、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復雜的路況(包括熱帶雨林地區的碎石路、砂石混合路以及礦業運輸中的重載場景)對輪胎的抗撕裂性能、排水性能和載重性能都提出了特殊要求。中資企業通過深入調研當地市場需求,憑借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例如采用高分散性二氧化硅與特種炭黑復合技術來提高輪胎的抗撕裂性,運用變節距胎紋與 5mm 寬導流槽設計優化輪胎排水效率,借助智能胎紋設計延長輪胎使用壽命),開發出 “一國一策” 的定制化輪胎產品。以瑞斯萊福為例,該企業針對非洲路況研發的輪胎,抗撕裂性能相比普通輪胎產品提升 30%、排水效率優化 40%,憑借這些優勢成功獲得了剛果(金)、莫桑比克等多個地區的百萬級訂單,客戶復購率達到 82%。
考慮到非洲市場在物流和供應鏈方面面臨的突出挑戰,中資企業采用了 “生產在中國、服務在全球” 的輕資產運營模式。通過在國內集中進行輪胎生產,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在非洲的科納克里、拉各斯等關鍵地區建立區域服務中心,提前儲備輪胎產品,從而縮短了訂單交付周期。瑞斯萊福便是采用這種運營模式,將發往剛果(金)訂單的交付周期從行業平均的 35 天縮短至 15 天,縮短幅度達到 40%,快速贏得了客戶的信任。此外,輕資產運營模式還降低了企業在海外的投資風險,能夠更好地適應非洲市場的不確定性。
在品牌信任構建方面,非洲客戶對中國品牌的認知大多還停留在 “價格低廉” 的層面,中資企業為打消客戶顧慮,采取了透明化的合作模式。例如,向客戶提供過往項目的實測數據(像突尼斯礦業運輸項目中輪胎的使用壽命、抗撕裂性能等數據),邀請客戶的技術團隊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參與到輪胎生產的全程監督中,充分展示產品的可靠性。瑞斯萊福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剛果(金)的客戶無需進行實地驗廠就直接簽訂了合作協議,顯著提升了品牌在當地的形象。
當前,非洲輪胎市場的競爭已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向技術與服務競爭,中資企業紛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瑞斯萊福近三年的研發投入年均增長 45%。企業重點開發適應非洲市場場景的高端技術,如自修復內胎技術,該技術可使售后成本降低 30%;還有新能源兩輪車輪胎技術,以應對非洲市場電動化發展趨勢。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中資企業不斷提升輪胎產品的附加值,避免陷入低價競爭的惡性循環,推動企業向 “中國智造” 轉型。
與此同時,中資企業還積極拓展 “研發 - 生產 - 銷售 - 售后” 全鏈條服務生態,從以往單純的 “單一產品銷售” 模式轉變為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模式,為客戶提供本地化的倉儲、維修、培訓等服務。瑞斯萊福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將在非洲的區域服務中心擴展至 20 個,通過提供更全面的本地化支持,進一步增強客戶粘性。全鏈條服務不僅提升了客戶的使用體驗,還促進了客戶的重復購買,有助于企業鞏固在非洲市場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