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金聯創消息,春節前后,橡膠行情經震蕩后轉向上行。強預期的存在配合丁二烯推漲是帶動市場的主要原因,同時滬膠方面則存在多逼空,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報盤均出現提高,但是在春節前顯出有價無市。春節后,天然橡膠與合成橡膠趨勢迥異,需求恢復不及預期或者說強預期與弱現實影響以及外圍引導下滬膠主力迅速回落并在12500點位附近震蕩,合成橡膠則因為成本推高與供方連續大幅調漲的推動而上揚,但是價格的快速提高也帶來囤貨商家的高額利潤,尤其是滬膠的回落使得套利盤利潤更厚,且需求端的采購釋放有限,合成橡膠也漸漸轉向回落,但空間有限,市場價格倒掛至400元/噸附近之后再未擴大,甚至在兩油以拖待變、成本提升下漸漸收窄倒掛水平,至2月16日出廠價格調整后基本持平出廠。
就后期而言,天然橡膠主產區已經處于割膠淡季,保稅區庫存雖在短期面臨增加但拐點可期,預估3月中下旬將迎來天膠庫存拐點。合成橡膠則恰恰相反,雖然市場存在低價俄羅斯貨源,目前價格也僅僅在10800元/噸附近,但部分3月份抵港的貨源已經被工廠鎖定,雖有市場的直接沖擊有限,但因需求一定,反而會影響中石化、中石油等國內企業的銷量,間接影響依然存在。不過這種影響會因為企業的主動減產而抵消,畢竟丁二烯已經持續居高,而考慮到丁二烯新增產能難以有效滿足新增需求,丁二烯在2023年大概率由供應充裕轉為供需弱平衡的狀態,且考慮到丁二烯進入檢修季節,其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處于高位區間運行,如此,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生產均將面臨虧損,部分企業已經在事實上推遲開車或者減產,也有部分企業將如期安排檢修,即合成橡膠國產料可供資源減少,另外隨著丁二烯外盤價格的不斷上漲,也給國內合成橡膠的出口提供了機會,將進一步減弱自身的供應壓力。然而值得警惕的是,進入2月份以后制品企業雖在提高生產,但是這種生產一部分是在強預期下補充庫存,具體的銷售情況仍有待觀察,即需求端的變化并不是在持續向好,而是依然充滿變數,且據相關運輸方面的報道,東南亞的訂單情況好于中國,也使得國內需求端的持續存疑。
綜合以上分析,成本對于合成橡膠具有較強支撐,而這種支撐伴隨著部分企業的減停產將不斷體現,且天然橡膠也進入產出淡季,即合成橡膠與天然橡膠均獲得較強支撐,而在需求端方面則存在短期向好長期持續存疑的壓制,預期與現實繼續碰撞,因此對于橡膠謹慎看好。
(原標題:對于橡膠趨勢的一點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