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消息,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11個月,由此帶來的供應鏈受阻、原材料價格波動和全球通脹困擾為全球經濟帶來了進一步壓力。在汽車、輪胎制造和橡膠產品領域尤其如此。
輪胎制造商不得不被迫應對俄羅斯業務的諸多變化。米其林、普利司通、馬牌、優科豪馬、倍耐力、諾記以及蒂坦國際均已作出縮減或退出在俄產能的決定。
原材料價格波動持續
由于俄羅斯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合成橡膠使用原油作為主要原料,因此合成橡膠的價格隨著原油價格的上漲而上漲。即使在年末,合成橡膠價格仍在保持高位震蕩。此外,今年的炭黑價格的猛漲也與石油價格密切相關。

此外,歐盟對俄制裁也為原材料價格的上行添了一把火。在沖突發生之前,歐洲約54%的炭黑總產能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歐盟對俄制裁幾乎完全切斷了歐盟的炭黑供應。炭黑等原材料供應再度收緊,加劇了輪胎企業成本的增加。
“早些時候,俄羅斯是歐洲炭黑的主要出口國;然而,自從制裁和禁止從西方到俄羅斯的幾種商品貿易以來,炭黑的供應基本面已經嚴重惡化。”
雖然過去幾周,炭黑價格出現下降,但并不是因為供應增加,而是受到下游輪胎和汽車行業下游需求減少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解決歐洲炭黑供應緊張的可行辦法有兩個。一是增加從印度和沙特阿拉伯的進口;另一種是轉向廢舊輪胎熱裂解技術,只用再生炭黑、可回收炭黑或循環炭黑產品。這也解釋了為何2022年下半年的輪胎企業對輪胎循環利用項目進行了狂熱投資。
此外,汽車企業從俄羅斯的退出,也讓俄羅斯的輪胎供應發生了悄然改變。
車企退出影響輪胎供應
2022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暫停了對俄羅斯的出口和在俄羅斯的當地生產。大眾表示,此舉影響了兩家生產斯柯達(Skoda)車型的工廠,這兩家工廠生產保時捷、蘭博基尼(Lamborghini)和賓利(Bentley)汽車。此舉影響的是俄羅斯當地高端市場的需求與供應。但是受傷的不只有俄羅斯市場。
事實上,在歐盟制裁下,受運輸遇阻影響,零部件的交付出現困難。大眾汽車不得不停止了德國兩家電動汽車工廠的生產。大眾集團MEB平臺上生產的大眾、奧迪和Cupra緊湊型電池電動車受到影響。
此外,梅賽德斯-奔馳在2022年早些時候表示,由于沖突中斷了運輸路線和金融交易,該公司削減了部分歐洲工廠的班次和產量。捷豹路虎和阿斯頓·馬丁以全球制裁俄羅斯造成的貿易障礙為由,停止向俄羅斯運送車輛。
牽一發而動全身,2022年下半年,受車企交付困難影響,不少輪胎廠的配套訂單銷量也受到較大影響。
(原標題:戰火彌漫,炮彈中的輪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