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俄烏沖突大半年,全球政治經濟局勢動蕩加劇,車轅車轍觀察,下半年,全球輪胎制造業的產能也出現了明顯的傾斜。
一方面是歐洲,面對日益嚴峻的能源危機,當地輪胎業正在悄然轉移或退出,加上汽車制造業的限停產,整個歐洲橡膠業正經歷每況愈下的蕭條。
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家輪胎制造商將資金投向美國,該地區正迎來新一輪的產能大爆發!
歐洲輪胎產量明顯下降
在近期,一家權威研究機構發布的“到2026年歐洲的PCLT輪胎供需預測”報告指出,天然氣斷供對歐洲PCLT輪胎生產的破壞,導致對進口的更大依賴,目前,歐洲PCLT輪胎進口量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對于在歐洲設有工廠的PCLT輪胎制造商來說,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一個關鍵風險是能源供應中斷。

在歐洲輪胎生產國中,風險最大的是德國和意大利,其他國家可能也會受到直接或間接影響。
米其林阿拉瓦工廠9月份宣布,由于訂單不足,將暫停生產乘用車輪胎6天,且除了最近的一個周外,以后每個月的周末都會停產,預計將減產132000條輪胎。

除了米其林,近日,固特異輪胎已開始關閉位于英國梅爾克舍姆(Melksham)的固鉑輪胎摩托車胎和賽車胎工廠,關廠舉措將于2023年底完成,影響約350名員工,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輪胎的生產會轉移至何處。
歐洲汽車企業將減產30%—40%
歐洲輪胎制造商一般是“本地對本地”的供應,除了替換市場正在被進口胎占據,主要的配套市場客戶——汽車制造商正面臨減產的壓力。
汽車行業研究機構——標準普爾全球移動日前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歐洲能源危機使歐洲汽車行業面臨巨大的能源成本壓力,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歐洲汽車企業每季度預計將減產30%—40%。
報告稱,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歐洲汽車企業每季度的預計產量原本在400萬輛到450萬輛之間,然而該機構預計,歐洲汽車企業每季度的產量將減少到最低275萬輛。
歐洲企業為了降低能源成本,紛紛將生產線外遷,而外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就是美國。大眾集團今年6月在其位于田納西州的工廠啟動了一個電池實驗室,該公司到2027年將在北美總共投資71億美元。梅賽德斯-奔馳3月在亞拉巴馬州開設了新的電池工廠。寶馬宣布10月在南卡羅來納州進行新一輪電動汽車投資。

有媒體評論稱,高昂能源成本迫使不少歐洲國家的能源密集型企業減產或停產,令歐洲面臨“去工業化”挑戰。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歐洲工業結構可能永久性改變。
美國輪胎產能迎來猛增
以上汽車企業的轉移動向,也反映在了輪胎行業上,從下半年外資輪胎企業的產能規劃來看,無論是日韓胎企擴大在美擴建產能,還是美國當地輪胎企業升級產能,都在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美國正在成為頭部輪胎企業投資重點。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10月份,輪胎廠用于美國產能擴建、升級的費用已達到25億美元(約合179億人民幣)。
最大手筆的投資可以說是韓泰在美國的產能擴建——高達16億美元 (111.25億人民幣) ,用以提高其在美國田納西州克拉克斯維工廠的產能。擴建完成后,其乘用車胎和輕卡輪胎的年產量,能達到1100萬條。同時,擴產后,該工廠將首次生產卡車輪胎,預計年產能為100萬條。
該工廠目前的銷售額已占韓泰總銷售額的28%以上,可為北美市場生產550萬條輪胎。預計全面投產后,將為韓泰在北美市場帶來更多的銷量和銷售額。

其次是住友橡膠于今年開啟了對其美國紐約托納旺達的住友橡膠輪胎工廠的擴建。據透露,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到三年內投資1.29億美元 (約9.23億人民幣) ,將該工廠產能提高50%。公開資料顯示,擴產后的日產能預計可達1.8萬條輪胎。
固特異計劃在五年內投資1.25億美元(約合8.95億人民幣),對其已經建造了77年的堪薩斯州托皮卡市的輪胎廠進行升級,以實現卡車和非公路輪胎的現代化生產。

普利司通也將投資6000萬美元(約合4.3億人民幣)用于其位于德克薩斯州阿比林的Bandag胎面橡膠制造廠的擴建。據悉,此次投資可以為該工廠增加16%的產能。
此外,普利司通還投資了5.5億美元,用于擴建其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卡客車輪胎工廠。
小編說:有美國在背后支持,俄烏沖突持續升級,近期則愈演愈烈,單單從輪胎行業來看,打了半年的仗,俄羅斯輪胎產業目前已經損耗嚴重、元氣大傷,歐洲輪胎正在緩慢蕭條,美國輪胎業迎來激增……
肉眼可見,美國對烏克蘭軍費支持的上百億美元,正在以其他方式加倍地回流!
(原標題:俄烏沖突以來,全球輪胎產能大轉移!拜登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