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店主聯盟消息,近日,歐洲橡膠雜志(ERJ)發布了其采集到2020年-2021年輪胎數據,并公布了中國32家輪胎企業輪胎銷售額排行榜。

根據歐洲橡膠雜志的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同去年75強一樣中策、玲瓏、賽輪三家依舊佇立在中國輪胎前三的位置上。
上述輪胎企業的銷售額與2021年同比增長近30%,這32家輪胎企業銷售總額超過了2123億人民幣。(中美匯率按6.7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分比變化欄中,21年雙星同比上一年銷量多了一半有余,達到了驚人的52.8%。
歐洲橡膠雜志表示,自3月以來,實施新冠病毒封控與其他限制削弱了之前活躍增長的局面。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輪胎和橡膠產品的反彈得十分強勁。
隨著2021年下半年海運費用飆升,以及四季度能源費用上漲和持續加壓的雙反稅率,均在拖延輪胎企業銷售額的增長速度,這也導致了大部分輪胎企業在實現了銷售額的大幅增長的同時,利潤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并且這一趨勢在2022年上半年正在繼續蔓延。
中國輪胎出口穩步增長
面對最嚴重的新冠危機,盡管如此,中國輪胎2021年的增長似乎毫發無損,在此之前,剛剛對其出口的國際貿易制裁。

歐洲橡膠雜志據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長為+0.4%,遠低于市場預期的+1.2%。而5月份的輪胎產量同比下降10%,降至7000萬條。
統計局數據表示,前五個月的總產量為341億條,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9.3%。
根據官方出口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出口了4900萬條“新橡膠輪胎”,比去年同期增長4.8%。
中國海關總署表示,輪胎出口量達到66萬噸,比2021年5月增長28.5%。5月份出口的數據同比增長38.7%,達到17億美元。
在2022年前五個月,中國出口了2.33億條輪胎,比一年前下降了1.3%。然而,出口價值一年前增長了19%,達到76億美元,而噸位水平攀升了7.7%,達到300萬噸。
中國輪胎制造逐步放緩
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向歐洲橡膠雜志提供的數據中,2021年32家頭部輪胎制造商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9%。
對此,一家大型外國機械供應商于今年4月通知歐洲橡膠雜志,“只有有限的中國輪胎制造商一直在投資橡膠攪拌機的新擴張項目,而中國和其他許多亞洲其他地區一直在推遲項目。總的來說,亞洲市場預計會放緩。”
盡管如此,于中國的橡膠和輪胎機械制造商很有韌性:歐洲橡膠雜志對全球行業的年度調查發現,2021年中國主要供應商的銷售額同比增長30%,達到1.05億人民幣。
中國輪胎危機重重,但前景無限
雖然在2021與2022年,國內不少輪胎企業都面臨著,市場不景氣、庫存壓倉等諸多風險,但俗話說“風險越大、收益越高”。
對于國產輪胎的收益是什么呢?
雖說近些全球年輪胎企業75強排行榜中,國內輪胎企業占的席位很多,但進入前十的卻屈指可數。
近些年,我國輪胎已然遍布世界,國家有意把輪胎產業從大做到精。
在未來,隨著行業集中化程度越來越高,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還會迅速被市場淘汰。
與此同時,中國也能從輪胎大國真正地蛻變為輪胎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