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橡協信息會展部消息:
1.大陸集團康迪泰克軟管業務面臨重大重組
大陸集團的工業部門康迪泰克 (ContiTech) 正在對其在德國的軟管工廠進行重大重組,從現在到 2025 年,將有多達 870 個工作崗位受到影響。
大陸集團在近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業務領域將“嚴格符合”汽車和商用車市場的要求,這些市場多年來一直在不斷變化。康迪泰克部門負責人 Philip Nelles 表示:“我們希望利用我們的材料和工藝專業知識,使汽車軟管和管線業務領域準備好迎接未來汽車和卡車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 .
大陸表示,汽車行業的轉型導致內燃機橡膠軟管的產能過剩。此外,高成本壓力和確保軟管業務競爭力的相關需求也促成了重組決定。
2.農業胎需求強勁,美國這一公司迎來10年最好業績
在 2022 年第一季度,總部位于芝加哥的帝坦國際公司實現了10年來最好的季度業績,報告息稅前利潤 (EBITDA) 翻了一倍多,達到 5690 萬美元,凈利潤為 2820 萬美元,同比增長了 7 倍。銷售額為 5.56 億美元,增長 37.8%。
帝坦北美售后市場銷售高級副總裁保羅霍金斯表示,美國農業市場繼續蓬勃發展,建筑和土方輪胎需求強勁,采礦業也表現強勁。我們看到了各項業務及利潤的同比顯著增長,這歸功于我們在美國的工廠擁有可靠的生產水平,并與我們的北美合作伙伴合作的結果。
3.瓦克在印度設立新的生產基地

7月5日,德國慕瓦克化學公司宣布,在印度東部加爾各答西北160公里的帕納加爾開設一個新的有機硅生產基地。
瓦克表示,該工廠將生產用于電動汽車、醫療技術和電力輸配電的硅橡膠和即用型有機硅化合物。此外,這家德國化學品供應商還計劃在中期擴大在該工廠生產硅油和硅乳液的規模。新工廠是瓦克發展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設想對集團的化學品部門和有機硅業務進行大量投資。
4.普利司通提前一年實現2022年目標
近日,普利司通公司在提高集團盈利能力的“第三次基礎”轉型報告中指出,已經更接近其打造“能夠應對商業環境變化的強大普利司通”的目標。
2021年,該集團表示其收入達到32460億日元(233億歐元),毛利率為40.6%,提前一年實現了2022年的目標。
5. 新的RFID輪胎標簽在骨架材料公司誕生
日前,土耳其復合材料公司科賽( Kordsa)與德國 SES RFID Solutions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兩家公司的合作將獲得專利的 SES 技術與科賽的材料專業知識相結合,開發了一種小型、靈活的 RFID 標簽,可在硫化前嵌入充氣輪胎中。原型樣品計劃于 2022 年第三季度推出。
智能標簽(RFID) 使用電子芯片放置在閱讀器的現場時進行非接觸式數據傳輸。一旦嵌入輪胎,RFID 標簽就可以實現從生產到使用壽命結束的全球可追溯性,為輪胎制造商、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分銷商和車隊管理公司帶來數據優勢。
6. 旭化成適應合成橡膠市場的變化
目前,日本旭化成公司正在加快生產,以滿足對其合成橡膠材料的需求激增,同時也提高了對可持續性的關注。2020 年全球合成橡膠市場需求較低,但從 2021 年開始明顯復蘇。由于產能受到限制,旭化成無法生產足夠的溶聚丁苯滿足客戶,2021 年也沒有足夠的庫存。
旭化成現在已經在日本大分和川崎以及新加坡的三個生產基地恢復了高利用率。所有三個工廠都以 100% 的利用率運行,現在已經克服了供應問題,并且沒有任何庫存。
7. 一周之內,德國大陸宣布第二個并購項目
7月7日,德國大陸集團宣布收購總部位于美國北達科他州的輸送帶制造商 WCCO Belting。這是本周繼大陸集團宣布收購瑞典傳送帶系統服務公司NorrVulk后,第二個收購項目。通過收購這家美國輸送帶公司,大陸正在補充其輸送帶客戶組合,并加強農業行業的輸送解決方案業務。雙方未披露交易的細節。
8. 合成膠巨頭在彈性體中使用新生物基原料
目前,阿朗新科正在尋求通過引入彈性體來提升其可持續性認證,這些彈性體包含來自新生物質原料或報廢塑料和橡膠回收物的單體。
這家合成橡膠公司已經在生物基聚合物領域取得了商業進展,推出了三款 Keltan ECO 品牌的三元乙丙橡膠,乙烯單體來源于甘蔗。而且,總部位于荷蘭的 Arlanxeo 現在正與合作伙伴合作,采用 ISCC 質量平衡方法,以在 2022 年第四季度之前生產出范圍更廣、更具可持續性的彈性體。
9. 兩位數上升!前6個月俄羅斯對中國輪胎進口不斷增長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對中國輪胎的進口不斷增長,原因是歐洲公司在俄羅斯的生產以及來自歐洲的供應暫停。
據報道,今年1-6月,中國對俄羅斯的輪胎供應量增長了44.7%,達到380萬個。2022年前5個月內,中國對俄羅斯的所有類型輪胎出口額增長了58.9%,達到2.52億美元。
10.美國提出新法案,助力提振輪胎市場
美國國會議員近日提出“2022年商用車隊翻新輪胎利用率再投資和恢復法案”,旨在為車隊購買美國翻新商用輪胎提供稅收抵免。對此,美國輪胎制造商協會 (USTMA) 表示,支持上個月在美國國會提出的輪胎翻新法案。
USTM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nne Forristall Luke表示,過去25年來,美國市場的商用輪胎翻新量穩步下降,部分原因是新輪胎的外國替代品——由于其設計和構造,外國替代品被翻新的可能性降低了65%。
(原標題:縱覽 | 國外行業新聞速遞(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