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財聯社消息,當地時間周一(5月2日),美國能源部在其官網宣布,將從兩黨基礎設施法案中獲得31.6億美元,用于美國本土電動汽車電池制造業的發展。
能源部稱,31億美元將用于投資新建、改造和擴建與電動汽車電池相關的設施,目的是在本土生產更多的電池和組件、加強國內供應鏈、創造高薪工作并幫助降低家庭成本。能源部還將獲得額外的6000萬美元用于廢舊電池的回收和再利用。

(圖源:美國能源部)
美國能源部預計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將在未來十年快速增長,該部將對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如鋰、鈷、鎳和石墨)進行負責任和可持續的國內采購,“在加速電池生產的同時,避免或減輕供應鏈中斷。”
能源部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在聲明中稱,這些新的投資 “將喚醒我們的國內供應鏈,使其變得更加安全,并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依賴”,并且還將“加強我們的清潔能源經濟、創造高薪就業機會并使運輸部門脫碳”。
電池供應鏈的機遇和風險
去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推動美國在清潔能源汽車的領導地位并設定了一個新目標——要在2030年前將電動車市場份額提高到50%。
但自新冠大流行爆發以來,電動汽車制造商遇到了包含芯片和電池等許多配件的供應鏈瓶頸。在俄烏戰爭爆發后,供需市場的緊張程度來到了從未有過的水平。
今年4月,拜登授權使用《國防生產法案》確保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所需的關鍵材料,支持鋰、鎳、鈷、石墨、錳等用于生產大容量電池所需材料的開采和加工。
上月,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首席執行官RJ Scaringe警告稱,對于一個試圖在十年內將電動汽車銷量從現在的幾百萬輛提高到數千萬輛的行業來說,是否能夠制造足夠的電池將成為最大的障礙,“從原材料的開采到加工,再到制造電池本身,各個環節都將出現緊缺。”
告訴媒體,“缺芯”只是一個相對較小的供需不平衡,電池的情況預計會差一個數量級,“半導體短缺只是我們在未來20年內感受到的電池短缺的一個小開胃菜。”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