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橡膠雜志 消息,2月11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南非對華輪胎反傾銷調查案”應訴協調會以視頻方式召開。

中橡協雷昌純副會長兼秘書長首先作案情介紹。據雷昌純介紹,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ITAC)1月31日對中國機動車用小客車輪胎和卡客車輪胎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該案反傾銷調查期為2020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調查期內,涉案產品半鋼胎出口南非40433噸,出口金額9489萬美元;涉案產品卡客車輪胎出口南非70761噸,出口金額13524萬美元。 以上合計,涉案輪胎重量11.12萬噸,涉案金額為2.3億美元。調查問卷交卷日期為3月11日,最晚延期至3月25日。
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出口三處孟玉紅(二級巡視員)出席會議,郭方副處長作了發言,介紹了南非貿易救濟的特點和利好因素。他說,調查案件發起人不是南非一個國家,而是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SACU包含南非、博茨瓦納、納米比亞、萊索托及斯威士蘭5個國家,最終貿易救濟措施也適用其他4國。利好因素是南非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南非調查機關相對公平、客觀,但企業必須做到在律師配合下答卷完備、數據可信、做好細節。從以往的案例看,很多取得了傾銷零稅率、低稅率,無損害或沒有因果關系,收到了較好的結果。
郭方副處長指出,積極應訴是關鍵,每次應訴會議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是反傾銷方面,企業聘請律師進行單獨抗辯;二是行業集體聘請律師作行業無損害抗辯,爭取不對行業整體采取措施。
郭方副處長表示,企業是應訴的主體,部委、商協會、地方政府三方都要積極為企業做好服務,支持企業應訴。
山東省商務廳夏炳軍處長、東營市商務局郭新峰副局長均表態,將繼續在應訴法律輔導等方面給予企業以政策措施。

6家律所(5家出席現場會議,1家以視頻方式)均回顧了2005年南非反傾銷案件勝訴的歷史,分別介紹了各自的團隊優勢、對案情的判斷、擬采取的應訴策略和服務報價等內容,均建議企業盡快建立應訴團隊,積極開展應訴工作。
律所律師還應詢回答了一些企業代表關心的問題,如貿易商應訴、新出口商參與應訴等案件相關內容。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徐文英會長作了總結發言。她說,站在協會的角度,最核心的觀點是任何市場都不能丟,放棄一個市場想再培育、再進入很不容易,這也是中橡協為什么鼓勵企業單獨應訴和抱團進行行業無損害抗辯的原因。
并且未來10年,全球人口增長最快的是非洲,市場潛力非常大。南非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南非調查機關相對公平、客觀,這些都是應訴的有利因素。
調查問卷的填寫截止日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徐文英要求企業高度重視時間的緊迫性,宜早不宜遲,確定加入單獨應訴和行業無損害抗辯陣營,團結起來,取得好的結果。

中橡協積極貫徹商務部“四位一體”應訴機制的要求,本次會議邀請了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三級商務部門,山東省橡膠行業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等商協會,以及近60家企業的代表,部委、地方政府、商協會、企業“四方”共計200多人參加了視頻會議。
中橡協輪胎分會、公共關系部的相關人員出席會議。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