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橡膠雜志消息,2月16日,2022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在會上作題為“深入貫徹二十大精神 開創石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主題報告。
報告對過去一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的特點,當前面臨的形勢和機遇,以及新一年行業穩中求進的工作重點進行了詳細分析。

石化行業經濟運行再創佳績
傅向升表示,2022年我國石化行業經濟運行也超出很多人預期。
經營業績“兩增一減”,即營業收入增、外貿進出口額增、利潤減少。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度石化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6.56萬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4.4%;進出口總額1.05萬億美元,增長21.7%;利潤總額1.13萬億元,下降2.8%。
利潤總額雖然比上年度減少300多億元,但這是連續第二年保持在萬億元以上,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13.4%。
同時,營業收入和外貿進出口總額均連創新高,且營業收入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總收入的12%、石化行業進出口額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6.6%。
這都證明石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為國民經濟穩增長、穩外貿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能源產消“兩增兩減”,即原油產量增、天然氣產量增,進口量減少、原油加工量和天然氣消費量減少。
去年,原油產量2.05億噸,增長2.9%;天然氣產量2177.9億立方米,增長6.4%。原油產量實現“四連增”,這是6年來重上2億噸平臺。天然氣產量連續6年年增量超過100億立方米、去年增量131億立方米,為端穩能源的“飯碗”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市場保供穩價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我國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出現新的變化,即原油進口量在上年度首次下降5.3%的基礎上、再次下降1.0%,而天然氣進口量首次出現下降10.4%。
這與新世紀以來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邁上快速通道,原油和天然氣進口量多年來一直逐年增加,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的情況發生了變化。
全年運行呈現“兩個好于”。
一是全年經濟指標好于預期,二是外貿額好于外貿量。
2022年石化行業進出口總額超過1萬億美元,比上年度的歷史新高8600億美元,大幅增長21.7%。
其中,進口額和出口額也都同步大幅增長,即出口額同比增長20.6%;進口額同比增長22.2%。貿易逆差高達3336.5億美元,大幅增長24%,貿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原油、天然氣、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及鉀肥等進口量大的產品。無機化學品、有機化學品和有機顏料、農藥以及橡膠制品、合成纖維聚合物等都是順差。
全年運行的“兩個擔憂”,即分化在加劇和市場需求下滑。
第一個擔憂“分化在加劇”。
主要表現在三大板塊,國家統計局數據,石化全行業的營業收入16.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利潤總額1.13萬億元、同比下降2.8%,全行業虧損面19.4%、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71.8%,全行業收入利潤率6.8%。
分板塊看:油氣板塊營業收入增長32.9%,利潤額增長114.7%,板塊虧損面20%、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30.4%,收入利潤率23.8%。
煉油板塊營業收入增長18.6%,利潤額下降87.6%,板塊虧損面28.3%、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280.8%,收入利潤率0.4%。
化工板塊營業收入增長10.1%,利潤額下降8.1%,板塊虧損面19.2%、虧損企業虧損額增加56%,收入利潤率7.6%。
第二個擔憂市場需求出現下滑。
這主要表現在大多數石化產品的產量和消費量出現下降。新世紀以來,國內主要石化產品的產能產量及消費量與世界趨勢一致,都是快速增長的。即使有疫情影響,國內石化產品的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大多也是增加的。
2022年絕大多數石化產品的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出現同步下降,不得不引起高度關注。
國內市場消費不振,石化產業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已經顯現,說明在產能過剩、結構性矛盾突出的今天,開拓市場、提振信心、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迫在眉睫。
傅向升表示,2022年,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又實現新跨越,骨干企業和重要區域的發展作用更加凸顯,并介紹了相關情況。
當前面臨的形勢與機遇
發布會上,傅向升認真分析當前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需要把握的機遇。
一是高速增長時代已過。
二是大基建時代已過。
三是后疫情時代已來臨。
同時,行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
一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的新機遇。
二是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的新機遇。
三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機遇。
四是最新產業政策帶來的新機遇。
新一年新挑戰高質量發展穩中再求進
中國經濟增長今年將明顯好于去年,從當前的形勢和政策層面判斷: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到5%,甚至更高,即中國經濟總體將繼續向好、持續增長,將繼續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發揮火車頭的作用。
開拓市場是新一年穩中求進的頭等大事。
保供穩價仍是新一年穩中求進的重要任務。
降本增效是經濟運行永恒的話題。
提升競爭力是企業永恒的目標。
擴大開放和深化國際合作是行業發展不變的方向。
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范敏對過去一年石化行業的經濟運行狀況進行了發布。他提到,2022年,我國石化行業走勢呈現出交強的高位回落態勢,外部因素的不平衡發展也加劇了內部間的分化。
在數據發布中,范敏多次提到橡膠輪胎行業。
化工行業9大子行業中,5個行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個同比下降。其中橡膠制品小幅下降。
去年,化工生產略有放緩,輪胎外胎產量下降5%。
全年基礎化學原料表觀消費量下降0.05%,其中合成橡膠下降2.3%。
由于原料價格影響,化工品價格依然高位運行。輪胎價格同樣受成本推動上漲,全年均價上漲明顯。
化工行業各版塊盈利能力分化明顯,其中橡膠制品盈利能力明顯下降。
外貿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橡膠制品出口額611.9億美元,增長5.8%,仍為化工出口大戶,占比17.2%,基本穩定。
范敏最后在趨勢預測中表示,從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景氣指數(PCPI)看,預期2023年行業將總體回升走穩。
(原標題:石化行業再創佳績,橡膠輪胎出口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