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消息,近年來,在家用汽車領域,國產輪胎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競爭優勢明顯。然而在露天煤礦,動輒3米乃至4米高的工程巨胎市場依舊被起步早、技術成熟、口碑影響力大的國外制造商所主導。
從家用小胎向工程巨胎延伸,生產更高端的輪胎產品是國產輪胎制造商崛起的必經之路。憑借著擁有兩大國內知名特大型露天煤礦的“先天優勢”,準能集團自然也成為了國產工程巨胎備受青睞的試驗場。
7月19日,編號135的MT5500礦用自卸卡車正在哈爾烏素露天煤礦995排土場配合6#495-HR電鏟排棄作業。與此同時,輪胎管理員通過胎壓監測系統,實時了解整車輪胎胎壓、溫度等情況。“該卡車使用的是國產超大型全鋼工程子午胎,于2021年11月30日安裝,截至目前平均運行時間2147小時,最高運行時間3421小時。”哈爾烏素露天煤礦機電管理部蘇紅俊介紹道。
超大型全鋼工程子午胎是準能集團與國內知名輪胎制造商共同合作的國家級科研項目。“目前這些國產工程巨胎試用于630E、730E、830E、930E、SF33900、MT4400、MT5500等7類卡車,共試用輪胎42條,覆蓋了準能集團全系列卡車型號。”科技技術研究院張國營說道。
預計到2023年,該項目全部完成
工程巨胎壽命短、消耗大、需求多、價格高,這些因素均加速推動了其國產化進程。“礦山運輸道路復雜,路況較一般公路差,加之154噸至363噸載重量產生的巨大壓力,工程巨胎更易損耗。若向國外制造商采購,常規情況下單條工程巨胎價值最高達40萬元以上,因而輪胎一直是露天煤礦的生產成本大戶。”黑岱溝露天煤礦機電管理部設備運輸主管李一波說道。
相比買方的大量需求,在賣方市場下,全球工程巨胎仍然極度短缺,供貨不及時和異常漲價時有發生,國內礦業因缺少輪胎而減產或停產的風險時刻存在。
在準能集團,兩礦自有150臺在用礦用自卸卡車,主要負責巖石土方及煤炭運輸。為長期有效保障礦用卡車安全有序生產運營,從2017年起,準能集團與國內實力派輪胎制造商攜手率先開展工程巨胎試用。如今,630E、SF33900礦用卡車所適用的36.00R51、46/90R57型號國產工程巨胎已經鑒定成功,擬將擴大范圍推廣,同時礦內不少租賃卡車也用上了國產工程巨胎。

準能集團哈爾烏素礦露天煤礦MT5500礦用卡車1、2號胎位試用國產輪胎
國產工程巨胎試用合格并推廣后有利于打破國外輪胎制造商對工程巨胎的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做強民族品牌,振興民族工業,進而保證全球輪胎市場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