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富陽新聞網消息,中策橡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中國第一、世界十強的民族輪胎企業。位于新登鎮的中策清泉是中策橡膠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現已發展成為集團內全鋼系列產品三大生產基地之一,集年產500萬套全鋼載重子午胎生產,輪胎原材料混煉膠加工、炭黑制造和生產尾氣發電為一體的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也是富陽區大企業大集團之一,連續多年被評為富陽區十大功勛企業。
盡管今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與經濟環境雙影響,但在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和鄉鎮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中策清泉通過精準生產、精準投放(銷售)、數智化變革等舉措,實現逆勢上揚,截至5月底已完成產值13.05億元,同比增長21.63%;預計2022年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35億元,稅收達1億元。

中策清泉生產車間
精準發力確保實現效益最大化
堅持客戶導向,定制服務是中策橡膠摸索出來的重要“門道”之一。
企業以往的訂單以大批量少規格為主,一般不接小批量多規格業務。然而,受疫情和經濟大環境影響,小批量多規格的訂單比往年增加,企業也轉變思路,開始“為客戶提供定制服務,按需生產”。
中策清泉公司副總經理何海楊介紹,這樣的精準生產,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外貿訂單的需求與往年相比也從原來總訂單量的30%增加至50%。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中策清泉通過不斷拓寬產品路線、重塑品質文化、提升對市場的把控能力,以“三精準”——設計精準、制造精準、銷售精準,“兩嚴格”——嚴格驗收檢驗標準、嚴格考核機制,不斷提升中策全鋼產品的質量和口碑。
目前,中策清泉在為一汽、二汽、東風柳汽、上汽紅巖、江淮汽車等品牌做好配套服務的同時,積極對接快遞、物流公司。2022年初,中策清泉與中通快運、百世集團兩大頭部物流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合作共贏,并在輪胎替換市場發力,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集團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布局“車空間”,運用連鎖經營模式及智能車型匹配系統等技術手段打造汽車后市場服務平臺。同時開通網絡銷售平臺,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銷售。
中策清泉的輪胎業務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據介紹,目前所有車型的輪胎,均有業務對接。
數智化變革助力企業發掘數字紅利
近年來,中策清泉深耕制造業,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加速傳統產業數智轉型,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不斷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截至目前,企業已持續投入近億元用于自動化、智能化改造提升,設備聯網率達95%。2021年,企業被評為杭州市級綠色低碳工業企業;輪胎數字化車間入選浙江省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中策清泉與浙大盈格合作開發的輪胎行業MSE系統,通過生產排程、生產監控、防誤控制、質量追溯等手段,進一步準確詳實把握生產各個環節,快速靈活響應市場變化,提高輪胎制造過程的柔性生產,減少生產過程中半制品周轉庫存,縮短產品加工周期。
不僅如此,中策清泉以煉膠工序為切入點,在制造過程數字化的基礎上,應用人工智能部署實施中策橡膠ET工業大腦,將傳統的橡膠制造產業轉化升級為智慧云制造,工業大數據與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融合應用使得海量的數據能夠實時采集、監控和感知。以工業大數據為核心的智能制造全面應用,滲透至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從煉膠—半制品—成型—硫化—質檢—內部物流,整個生產工藝流程多個方面之間的聯系和互動更為緊密,同時也為產品設計與運營管理提供了關鍵性的數據基礎,推動企業向價值鏈的高端轉型升級。
當下,浙江吹響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的號角,中策清泉將持續以創建“數字經濟、綠色制造”為宗旨,以“節能減排、流程再造、智能制造”為理念,持續精進自身技術力量,不斷地研發、推出能夠適用于各類市場的高品質新輪胎。
投建新項目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后勁
中策清泉根據整體規劃和對市場的調研,正投資建設“年產250萬套全鋼子午線載重輪胎新擴建項目”,并在原基礎上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建設“裝備技術智能化、節能環保生態化、物流輸送自動化和生產管理信息化”的綠色環保輪胎生產基地,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后勁,提高公司綜合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據介紹,該項目預計固定資產總投資12億元,主要建設標準廠房、250萬套全鋼子午線輪胎生產線及配套高架立體庫。項目投產后,中策清泉輪胎產能將達到750萬套,實現年產值38億元,畝產稅收30萬元。
不僅如此,中策清泉還投資建立2萬噸/年廢輪胎高效清潔資源化利用項目,成為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廢輪胎高效梯級裂解資源化利用及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究”的示范工程。項目一旦達產,預計可實現2萬噸廢輪胎高效清潔資源化處理,每年可減少現有炭黑生產過程中原料油消耗8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000噸;可新增產值約4000萬元、稅收3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