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汽車報網消息,俄烏沖突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正在逐漸顯露出來,利潤下滑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近日,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發布的一份估算報告稱,鑒于日本、歐美等多個國家制裁俄羅斯引發經濟動蕩,日本9大主要車企受此影響,2022財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營業利潤合計將減少9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
目前,包括日本車企在內,大多數車企已經暫停在俄羅斯的生產,并暫停向俄羅斯出口汽車、零部件等產品,俄羅斯汽車行業受到巨大沖擊。
日本車企在俄按下暫停鍵
據了解,三菱日聯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此次估算出的920億日元,僅限于在俄羅斯市場的損失。因俄烏沖突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原材料價格飆升等問題對車企業績的影響并未估算在內。也就是說,實際上,日本車企因俄烏問題遭受的損失可能已超過上述數字。
在該證券公司的估算中,相關設定是2022上半財年所有日本車企在俄銷量均降為零,在下半財年逐漸恢復,再加上盧布貶值將導致換算成日元的利潤減少。
那么,因俄烏沖突導致的每家日本車企的營業利潤縮水幅度如何?據估算,豐田汽車的營業利潤將減少500億日元,日產汽車減少240億日元,馬自達減少60億日元,三菱減少50億日元,五十鈴減少30億日元,鈴木減少20億日元,斯巴魯和日野各減少10億日元。本田已決定2022年退出俄羅斯汽車市場,影響不計算在內。
也就是說,利潤縮水幅度與車企的業務規模息息相關。作為日本最大的車企,豐田在俄羅斯市場損失最高,占到所有日本車企總損失的一半以上。規模上,去年豐田汽車(豐田+雷克薩斯)在俄羅斯的銷量為11.7萬輛,市場占有率為7%。品牌排行榜中,豐田品牌排在第五位,僅次于拉達、起亞、現代和雷諾。相比之下,日產品牌以5.1萬輛的成績排在第九位,馬自達以2.9萬輛的成績排在第十四位。其他日本車企則排在二十名開外。
在俄烏沖突爆發后,車企陸續中止了在俄羅斯的業務,日本車企也不例外。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豐田有一家汽車組裝廠,負責生產凱美瑞、RAV4等車型,去年生產了約8萬輛汽車。不過,由于供應鏈中斷,自今年3月4日起,豐田圣彼得堡工廠暫停生產,同時豐田無限期停止向俄羅斯出口汽車。
日產也表示:“由于持續的物流挑戰,我們已經暫停向俄羅斯出口整車,圣彼得堡工廠已經從3月14日起暫停生產,為期三周。”馬自達稱,暫停向其俄羅斯工廠出口汽車零部件。鈴木和本田也宣布,暫停向俄羅斯出口汽車、摩托車等產品。事實上,本田此前已經宣布,于2022年退出俄羅斯汽車市場,只保留摩托車、動力設備等業務。三菱和斯巴魯也決定暫停出口俄羅斯。
波及日本本土
可以預見的是,2022年日本車企在俄羅斯的發展將受到很大影響。作為日本汽車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俄羅斯排在日本汽車出口第5位。日本主要從俄羅斯進口燃料、金屬等產品,而日本對俄輸出的產品主要包括汽車等。去年兩國的進出口總額為2.4萬億日元,其中出口額為8624億日元,汽車相關出口貢獻很大,達到357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
對于日本車企來說,影響并不局限于俄羅斯市場。從原材料的角度來看,國際稀有金屬供給不足和價格大幅波動對日本制造業的影響巨大,特別是鉑、鈀、鎳等稀有金屬,更是汽車產業所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俄羅斯稀有金屬儲量豐富,在俄烏沖突爆發伊始,國際稀有金屬市場便開始震蕩,之后隨著西方制裁加碼以及俄羅斯出臺反制措施,稀有金屬價格更是直線飆升。
日本稀有金屬儲量很少,但需求量卻非常高,絕大多數稀有金屬依賴進口。日本經濟產業省此前的一份數據顯示,日本需要的鎳、鉻、鎢、鈷、鉬、釩、錳等稀有金屬90%以上都依靠進口。其中從俄羅斯進口的鈀占其進口總量的40%,鎳占21%,鉑占10%。也就是說,稀有金屬的短缺和斷供,甚至是價格攀升,都會影響到日本本土的汽車生產和供應。
另外,數日前日本發生7.4級地震,導致豐田、日產、瑞薩電子、電裝等企業的部分日本工廠一度暫停生產,尤其是芯片供應受到影響。電裝還遭受到了網絡攻擊。
當前,疫情、俄烏局勢升級、原材料價格上漲、網絡攻擊等為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包括豐田在內的車企也因此多次調整生產計劃,企業發展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