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訊:持續走弱:玻璃呈現出快速下行態勢
春節假期過后,玻璃改變了之前的氣氛,呈現出快速下降的趨勢。截至發布,主合同日最低跌至2005元/噸,近3%。
那么問題來了,是什么導致了行情的快速轉向?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未來?
政策推動:兩部委打壓黑色玻璃“殃及池魚”
近日,國家發改委改革委員會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動煤和鐵礦石的強有力監管,給整個黑色商品帶來了巨大的下降。早期也被房地產復蘇概念炒作的玻璃也難逃。
在遏制炒作、防止囤貨的輿論方向下,玻璃目前的價格比剛開始的2430元/噸高點下跌了近17.5%。
基本面相對穩定:貿易商拋售意向增加。
在產能方面,目前國內玻璃生產線淘汰僵尸生產線后共有297條產能為每年5887萬噸/年
在需求方面,2021年12月,新建房屋累計同比增長率為-11.4%;竣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長率為11.2%。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4.4%;其中,建筑工程投資同比增長8.6%,安裝工程投資同比增長8.8%。
雖然需求有所改善,但就目前的現貨交易氛圍而言,除了華北個別企業的增長外,整個市場運行相對穩定。與前期相比,下游接貨熱情明顯減弱,主要是按需;貿易商開始表現出加速出貨的傾向。
生產線特點:點火后玻璃產量無法調整。
生產穩定,需求提振,但廠家急賣?玻璃行業目前看似不可思議的交易現象很常見。原因很簡單:玻璃廠的生產線很難停車,所以市場往往看遠期而不是現貨。
一般情況下,玻璃生產線點開始運作之后,使用年限大多數為5-8年,有的甚至達到十年10年壽命。生產過程中沒有維修停產,只能熱修。一旦停產,玻璃生產線幾乎報廢,每一條玻璃生產線的冷修或者重建的成本都達到了數千萬或者數億元。
這一特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量。2021年上半年,在房地產開工熱潮、玻璃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生產線無法增加數量;去年下半年,房地產低迷的市場需求急劇下降。
因此,玻璃的現貨交易氛圍更注重市場對房地產的長期展望。早些時候,在保證交付,銀根放松的推動下,部分資金押注了新一輪房地產熱。然而從近期的政策導向來看,再來一輪“地產大牛”的概率正急劇縮減,大家對后市不夠看好也算是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
華泰期貨:“保交付”將帶動玻璃重新走強
在盤面回落的同時,各大期貨公司對盤面的后市亦是眾說紛紜。
華泰的觀點比較樂觀,認為由于房地產企業持續存在的危機還沒有完全解決,春節后恢復生產速度稍慢,使建筑企業和貿易商收款不佳,導致玻璃下游采購熱情普遍,推動期貨盤短期沖擊減弱。但在國家經濟穩定的強烈預期下,房地產企業流動性緊張逐漸緩解,使去年開始逐步解決,隨著節漸解決,隨著節日復工生產的加快,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性,房地產竣工速度開始加快,將推動玻璃需求的進一步改善。
中信期貨的思路傾向于波動。認為前期盤面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受到房地產竣工預期和施工到達旺季的支撐。本周高點下跌,預期支撐邏輯減弱。從中長期來看,我們仍需關注房地產竣工周期的支撐作用,以及何時真正釋放房地產需求。操作上,建議暫時以區間思路為主。
更多行情消息,請登錄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