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大榭開發區萬華寧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萬華研究院)竣工投用。

作為寧波市首批產業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上承綠色石化產業,下啟汽車制造產業,兼顧高端裝備、智能家電、電子信息等智能制造領域,將在先進聚烯烴、聚碳酸酯合金及改性、長鏈尼龍12、新型聚氨酯、3D打印、生物可降解、5G通訊等高性能材料領域,重點突破“卡脖子”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打造長三角地區乃至國家高性能材料應用開發創新平臺。
萬華研究院規劃投資5.1億元,總建筑面積4.1萬余平方米,于2017年12月在大榭掛牌成立。作為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的高精尖大項目,在三年建設時間內,研究院邊建設邊出成果,跑出了“萬華速度”,創造了由“生產大車間”向“研發策源地”轉變的“大榭經驗”,成為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寧波樣板”。截至目前,萬華研究院已開發出各類新材料超300款、申請專利155件、與業內企業合作量產新材料193款。

其中,長鏈尼龍12及其改性材料是國內首創。作為汽車管路的主要生產材料,長鏈尼龍12此前幾乎依賴進口。萬華研究院攻堅克難,研發長鏈尼龍12及其改性材料,可滿足汽車管路更嚴苛的要求,一解材料供應“卡脖子”難題;自主研發改性PP微發泡技術,幫汽車“瘦身”,不僅降低成本,還增強駕乘舒適感;自主研發多款PBAT及PLA全生物降解材料方案,加速垃圾袋、吸管等全生物降解材料系列迭代。
定制化研發“辟”新徑,在激烈競爭中激流勇進。“客戶企業產品需求不同,就看誰能迅速響應一對一定制。”萬華寧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院長陳連清說,目前他們已擁有6條全球頂尖的實驗擠出產線,以及CNAS認可實驗室的材料測試分析平臺,能幫不同企業定制專屬“秘方”。萬華研究院還破解5G基站不同型號外殼適應耐低溫環境要求的難題,陸續與鎮海煉化、吉利汽車、公牛集團、東方電纜、舜宇光學、大華股份、海康威視、小米集團、中興科技等龍頭企業建立協同創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