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宣布減產
近期,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反彈影響,全球芯片供應短缺情況進一步加劇,豐田、大眾、福特、通用等多家跨國汽車企業近期宣布減產。
8月19日,豐田汽車表示,由于汽車芯片短缺,計劃9月將其全球產量削減40%,全球減產規模達到約36萬輛。大眾汽車旗下的奧迪品牌位于德國的兩座工廠則把夏休時間延長了一周。福特汽車也宣布因為芯片等相關零件短缺,暫時關閉其位于美國堪薩斯城的工廠。俄羅斯著名汽車制造商伏爾加汽車廠則宣布,由于缺乏汽車電子元件,從8月23日起陶里亞蒂工廠的三條汽車生產線暫停生產。此外,受芯片短缺影響,多家車企稱,未來幾個月生產仍將受到影響。大眾汽車表示其第三季度產量受到了影響,寶馬汽車則預計未來生產的不確定性將會持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馬來西亞芯片廠多,直接影響博世等國際半導體巨頭的零部件生產,從而影響到汽車生產的節奏。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芯片的需求量也不斷增長。相關研究顯示,當前每輛車的平均芯片含量為350美元,純電動車含量可達770美元,高檔電動車可超過1500美元,是目前基本類型汽車的5到6倍。分析機構認為,芯片短缺或導致全球汽車產業損失1100億美元,今年全球汽車產量或將下降500萬輛左右。
國內汽車市場受到影響
國內汽車市場不可避免地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6.3萬輛和186.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5.5%和11.9%,環比分別下降4.1%和7.5%。今年前7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47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7.2%和19.3%,增幅比前6個月繼續回落7個和6.3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芯片短缺是汽車產銷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相關機構預計,芯片短缺對國內汽車工業的影響將持續到明年春季。
炭黑需求或受連鎖反應拖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根據11家汽車重點企業的旬報數據整理顯示,8月上旬,11家重點企業汽車生產完成31.2萬輛,同比下降34%。預測芯片短缺或造成國內汽車企業8月減產50萬輛至70萬輛。
汽車產銷下滑,對當前國內不景氣的輪胎市場可謂雪上加霜。當前國內輪胎企業普遍庫存較高,壓力較大。主因下游市場整體表現欠佳:首先汽車產銷下滑,汽車生產企業開工偏低,輪胎配套需求疲弱,市場表現乏力;其次受前期公共衛生事件、自然災害天氣等因素影響,物流運輸不旺,替換市場需求表現一般;再有出口市場壓力不減,海運矛盾仍無緩解。
綜上,輪胎市場當前無一利好,業者普遍信心不足,加之輪胎主產區山東地區近期受外界因素影響,預測輪胎開工或進一步下滑,炭黑需求恐受連鎖反應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