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組織制定輪胎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綱要
根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部署,輪胎分會組織有關專家和重點企業人員啟動《輪胎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編制工作。《綱要》全面回顧總結了“十三五”期間行業發展成就,全行業積極實施高質量發展,加快輪胎結構優化升級,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培育品牌產品,優勢企業率先“走出去”發展,提升全球競爭力,優化綠色環保環境,規范國內輪胎市場秩序和穩定輪胎出口,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綱要》明確了“十四五”期間輪胎工業的發展重點:樹立新發展理念,提高“市場免疫”能力、“危機管理”能力;堅持技術創新,提高輪胎質量,培育知名品牌;進一步采用智能化、數字化和平臺化實現轉型升級;大力開展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堅持綠色環保和“走出去”發展,穩定輪胎出口,力爭“十四五”末進入輪胎工業強國中級階段。
2.輪胎分會理事長換帥,圓滿完成新老交接
9月15日,在中橡協輪胎分會九屆四次理事會上,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被中橡協聘任為輪胎分會新一屆理事長。同時,對分會上一屆理事會及理事長、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柴永森的四年協會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柴永森在總結上一屆理事會工作時,對總會領導、各位同仁及會員企業給予理事會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沈金榮在履新講話時表示將勇擔重任,與各位理事和全體會員一起攜手并進,共同打造輪胎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3.疫情下輪胎行業經濟運行好于預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肆虐,湖北武漢多地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牽動著輪胎人的心。一方面,輪胎行業心系疫情,表現出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據不完全統計,有35家輪胎企業共捐款8000多萬元,捐助的醫療防護用品、輪胎等物資以及各種無償服務更是不計其數,為災區送去了溫暖,解決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輪胎行業和企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經濟,復工復產復市有條不紊,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雖然輪胎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仍是負增長,但降幅逐步收窄,總體情況好于預期。1~10月份,列入統計的34家重點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6.07%,主要是龍頭企業拉動作用突出;海外輪胎企業各項經濟指標同比均為正增長,其中實現利潤和利稅總額增幅達兩位數。
4.最新國家環保標準涉及輪胎內容
3月30日,生態環境部以2020年第23號公告發布了5項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國家環保標準。其中,涉及輪胎行業的是:《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橡膠和塑料制品工業》。本標準規定了橡膠制品工業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的基本情況填報要求、許可排放限值確定、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等環境管理要求,提出了橡膠制品工業排污單位污染防治可行技術要求,為輪胎企業貫徹落實環保標準,做好環境治理方面增添了動力。
5.輪胎行業踐行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
在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組織的2020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活動中,25家輪胎企業攜手華為、格力、海爾等企業,主動發布產品和服務質量標準的自我聲明,踐行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推動質量社會共治,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他們是:正新、通用、賽輪、森麒麟、萬達寶通、佳通、錦湖、雙星、華盛、寧夏神州、萬力、銀寶、通力、豐源、耐克森、諾記、韓泰、通伊歐、固鉑、倍耐力、馬牌、浪馬、固特異、延長、海安。
6.中策橡膠攜手中化桂林開發新品填補國內空白
11月3日,由中國化學工業桂林工程有限公司和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全鋼子午線輪胎胎圈全自動成型工藝技術及成套裝備項目”,在杭州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該項目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鋼子午胎胎圈全自動成型工藝技術及成套裝備,成果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成果已成功應用于杭州朝陽橡膠有限公司、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等多家輪胎企業。用戶反映人工成本降低約50%,生產效率提高約20%,產品質量顯著提高。
7.風神輪胎托管倍耐力卡客車、農用輪胎
根據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與控股股東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簽署的《股權托管協議》,自2020年12月1日起,倍耐力品牌卡客車輪胎和農用輪胎生產和銷售業務,交由風神股份托管3年。協議內容顯示,橡膠公司將其間接持有的Prometeon Tyre Group S.r.l.(“PTG”)52%的股權交由風神股份托管,托管期限為3年,到期后可自動延長。協議于簽字之日起生效。目前,風神股份持有PTG10%的股權。此次股權托管協議的簽訂,有利于解決同業競爭問題。雙方將積極發揮優勢,全面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先進制造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產品。雙方將深度發揮協同效應,包括細分市場的渠道協同、全球范圍的全價值鏈協同,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有價值服務的同時,優化采購、供應鏈等方面的資源配置,與供應商等業務伙伴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系。
8.新品輪胎不斷涌現
在國內外輪胎市場銷售不旺的形勢下,2020年以來,許多輪胎企業向市場推出新產品,增加市場銷售份額。賽輪集團研發生產的巨型工程子午胎,輪胎外直徑3.83米,單胎重量達5噸、負荷達82.5噸,號稱礦山中的超級巨無霸;雙錢集團根據軌交車型技術要求設計制造出305/70R22.5、6.00R9、445/65R22.5軌道輪胎,填補國內空白;萬力輪胎配套全球首列由光電磁數字化導向的膠輪低地板列車,助跑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天津國聯順利下線的59/80R63輪胎是目前礦用自卸車使用的最大規格全鋼巨胎;八億橡膠貼近市場需求,先后推出無內胎子午胎承載驅動型12R22.5 BY919、BY36等8款質量優、性能好的新品輪胎,市場占有率上升;曙光院突破了“卡脖子”難題,三環牌航空輪胎裝配國產ARJ21飛機,歷經4天試飛各科目圓滿成功,標志著ARJ21飛機國產化向前邁進新一步。
9.企業高度重視培養高素質人才
11月10日,玲瓏集團與青島科技大學簽約,雙方在專業化人才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大力合作,通過多種形式、多層次的橡膠輪胎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長期合作關系,為中國橡膠輪胎工業培養高素質、高水平國際化專業人才,實現新時期下“校企”合作、產學共贏。中策橡膠集團聯合同濟大學等高校院校,一手抓高端人才培養,一手抓“超大規模三維立體綠色輪胎智能化生產系統及工程關鍵技術”重大創新項目,經過兩年時間的攻關試驗取得了“校企”聯姻結晶,被鑒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雙錢輪胎首期“接班人”精英訓練營活動在上海順利開展,共有33名學員,涵蓋了TBR與PCR兩個業務板塊,研討課程從外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到途虎養車的創業之路,從一個輪胎前輩的創新傳承到組員交流各自公司的痛點和做法,學員們相互借鑒交流共同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出謀劃策。
10.輪胎貿易摩擦頻繁
當前,我國輪胎貿易面臨的形勢嚴峻,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盛行,中國輪胎行業成為美國、歐盟、印度、巴西、埃及等國家和地區“雙反”的主要對象。2020年1-10月,統計38家重點企業出口交貨量、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下降10.23%和10.15%,這種情況前所未有。特別是美國,不僅對中國本土出口的輪胎“雙反”,還對中國在海外生產的輪胎出口進行“雙反”。6月22日,美國對來自泰國、越南的出口輪胎啟動“雙反”調查,開始向中國海外企業出口產品“開刀”。為此,輪胎行業和企業要按照外貿相關政策,在協會的組織帶領下,爭取用法律武器積極應對,保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