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日前,一位合資車企的工作人員無奈地告訴記者,他所在的車企前不久因為輪胎供應商無法按時交付產品,旗下某款車型的生產一度出現停滯。
“我們的采購人員甚至打開京東商城,要從平臺直接下單2000條輪胎應急。”
汽車產業鏈出現“紊亂”
今年汽車供應鏈中的不穩定因素很多,除了“缺芯”和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之外,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所需要的鋼材、鋁合金、橡膠等基礎材料價格也全線上漲。
眼下,缺貨、漲價經常在汽車產業鏈中發生。更需注意的是,比起短時間的缺貨和暫時性的漲價,更多的汽車供應商還面臨著汽車產業變革帶來的沖擊。

考慮汽車物流、原材料價格等問題,主機廠這兩年處于瘋狂囤貨的狀態。而囤貨這個事情是具有傳導性的,會影響整個鏈條的采購模式。
今年汽車減產約411.76萬輛
根據汽車行業數據預測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數據,截至11月27日,受芯片短缺影響,今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約411.76萬輛。
今年以來,豐田、本田等日系車企幾乎每個月都會發布新的減產計劃。本田汽車最新披露的生產調整計劃顯示,其位于東京北部埼玉縣的工廠將在12月初削減約30%產量;豐田汽車近日也表示,12月,其日本本土的28條生產線中,有4條生產線將暫停生產,停工天數在1到4天之間。

當主機廠的減產計劃在金字塔結構中不斷向上游傳導,汽車供應商的生產節奏變得愈加被動。尤其對于金字塔底的中小型汽車供應商而言,這種變化甚至影響到經營問題。
主機廠已經感受到汽車供應商的壓力。有日系車企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主機廠與供應商的采購模式和溝通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主機廠會第一時間將生產計劃同步更新給汽車供應商,以便他們進行產能調整。
結構性變化正在發生
不過,比起短暫性的缺貨和原材料漲價等外部因素,變革激烈的汽車產業則是加速部分汽車供應商窘態的內部因素。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次顛覆性的轉型,我們所屬的汽車市場正在快速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電動浪潮下,與傳統動力有關的零部件都在萎縮。海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情況也不樂觀。在歐洲,現在幾乎每周都有一家供應商破產。

甚至輪胎領域也不例外。“與傳統燃油車的輪胎相比,新能源汽車對輪胎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新能源汽車車身重量增大會給輪胎更大壓力,需要更高的胎壓。為了避免用戶的里程焦慮,新能源汽車還需要搭配低滾阻輪胎來提升續航。同時,因為新能源汽車動力反饋更及時,用戶對車的操控性能有更高需求,這也要求輪胎更有剛性。

”一位汽車輪胎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事實上,米其林等輪胎企業已經在推出更適應電動化的專用輪胎。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供應鏈遭遇寒流之時,智能電動零部件也為更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創造了更多機遇。“2021年,全球電動智能汽車零部件產值約0.21萬億美元,占據全球汽車零部件份額約14%。預計2025年,智能化零部件在零部件產值中所占比例會達到28%,到2030年這一數字會超過40%。
(原標題:減產411萬輛,汽車/輪胎業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