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輪胎商務網消息,近些年,隨著疫情加劇、產能過剩、低質低價競爭嚴重,輪胎行業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持續處于高位的原材料成本讓廠家不得不提高出廠價。據我的輪胎網市場調查結果,10月轎車輪胎多家工廠執行漲價或收緊促銷政策。
固特異本月針對部分規格安乘、鷹馳酷跑、御乘II代、御乘SUV II代等產品開票價上調20元/條,同時產品促銷支持9月收緊1.5%,本月將剩余的1.5%全部取消;倍耐力繼續收緊促銷產品支持力度,幅度8-38元/條不等;馬牌促銷范圍縮小,較上月減少13款產品,同時促銷力度有所收緊;普利司通促銷產品在上月基礎上只減少1款,另有4個規格調整花紋,支持力度整體調整不大;佳通針對16-17寸產品促銷數量減少2個;中策廠針對80余款高端1號產品漲價10-50元/條,此外個別經濟品漲價5-19元/條。

廠家或直接或變相提高輪胎出廠價,而終端的疲軟讓經銷商和門店不敢漲價,最終壓縮的是自己的利潤。根據業內市場調研,國產輪胎的毛利潤比較高,外資品牌的毛利率略低。其中海大輪胎毛利率最高,有47%;中策旗下的威獅品牌緊隨其后,產品的毛利率能高達40%。
此外,毛利率名列前茅的輪胎品牌如海大、威獅、瑞途、凱路馳、海福萊,其中威獅、瑞途、凱路馳、海福萊都不是輪胎企業最主打的品牌,大多是市場上處于二、三線的品牌。相較之下,如米其林、固特異、優科豪馬等名氣大的一線國際品牌反而毛利率處于倒數水平。
眾所周知,相比于外資品牌,國產輪胎的售價更低。產品的價格低,產品的毛利率還高,從這里也可以窺探國產輪胎依然在低價競爭上激戰。

輪胎店在選擇經營輪胎品牌的時候,除了需要考慮品牌的毛利之外,還要看品牌的知名度,銷量以及售價。有些品牌雖然毛利高,但銷量一般;有的品牌毛利低但市場銷路好。然而在日益疲軟、旺季不旺的市場現狀下,輪胎經銷商和終端門店的盈利情況并不可觀,越來越多輪胎工廠、經銷商、門店不得不離開這個行業,另謀生處。據近日央視報道,2021年我國注銷近2.8萬家輪胎相關企業,同比增長超37%。

在原材料高居不下,疫情、環保、限電等多重因素干擾下,國內輪胎市場面臨著巨大壓力,但從整體大環境來講,無論是重卡還是乘用車,整體的保有量穩定上升,在未來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輪胎的市場依舊可觀。在行業加速洗牌的關鍵期,需要所有輪胎人齊心協力共渡難關,時刻關注行業動態,合理規劃。
評論互動:你認為輪胎市場的恢復還需要多久?對于未來一到兩年的輪胎生意,你是否仍抱有信心?
(原標題:賣不動,不賺錢,輪胎市場恢復還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