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7 月 1 日消息,意大利百年輪胎巨擘倍耐力近日因股東間的激烈內訌,再度成為全球商業領域關注的焦點。這場紛爭的核心并非圍繞其引以為傲的輪胎技術或市場表現,而是第二大股東 Camfin SpA 與代表中國中化利益的 Marco Polo International Italy Srl(MPI Italy)之間,就公司實際控制權展開的激烈博弈。
最新披露的股東協議細節,如同一記重錘,讓這場控制權爭奪戰的火藥味愈發濃烈。Camfin SpA 在 2025 年 6 月 17 日公布的文件中,言辭犀利地質疑 MPI Italy 的控制權主張。其以 6 月 12 日倍耐力普通股東大會的投票結果為 “武器”,指出盡管 MPI Italy 持有相當于 42.90% 出席股東的投票權,可最終投反對票的股東占比與之相同,而 57.07% 的出席股東卻批準了公司財務報表。Camfin SpA 據此認為,在多數股東決議與 MPI Italy 立場相悖的情況下,并無確鑿證據表明其擁有實際控制權。更令人震驚的是,Camfin SpA 依據意大利《合并金融法》(TUF)第 93 條的定義,大膽宣稱目前無任何一方能真正掌控倍耐力,這一表態無疑加劇了股東間的治理分歧。據炭黑產業網了解,Camfin SpA 還搬出意大利 “黃金權力” 法案,強調續簽的股東協議明確規定倍耐力不受中國中化及其關聯實體指揮,這意味著即便 MPI Italy 名義持股,在公司關鍵決策層面的話語權也將大打折扣。
這場控制權紛爭的背后,有著復雜的歷史脈絡。時間撥回到 2015 年,彼時的倍耐力在歐洲債務危機的沖擊下艱難求生。憑借百年積累的精湛制造工藝,其產品深受眾多豪華汽車品牌青睞,且早在 2005 年就進入中國市場,建立亞洲首個生產基地。然而,意大利經濟的頹勢讓倍耐力急需外部輸血,中國中化集團以約 550 億元的大手筆收購,成為倍耐力最大股東,助其擺脫困境,業績一度迎來曙光,中化也借此在董事會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意大利政府援引 “黃金權力” 法案介入,逐步限制中化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權利,中化的影響力被不斷削弱。2024 年成為轉折點,倍耐力董事會宣布中化失去控制權,雙方矛盾公開化。到了 2025 年,倍耐力提議中化降低持股比例,4 月更是正式剝奪中化控股權,如今 Camfin SpA 的加入,讓這場圍繞高端制造業資產的控制權爭奪戰,儼然演變成了中意兩國在國家利益層面的一場角力。
這場持續升級的控制權之爭,給倍耐力的未來蒙上了厚重的陰影。在全球競爭激烈的輪胎市場,控制權歸屬的不確定性,無疑會讓市場對其戰略連貫性、投資決策效率以及市場競爭力產生疑慮。倍耐力的技術、品牌價值與全球網絡,使其成為極具戰略意義的資產,這場博弈最終將走向何方,全球市場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