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3月19日消息,曾被稱為"黑色污染"的廢舊輪胎正在山東廣饒上演"變廢為寶"的產業升級大戲。這個全國知名的橡膠輪胎制造基地,通過技術創新構建起從廢棄處理到高值化利用的完整生態鏈,讓"黑色污染"轉化為綠色發展的全新動能。
走進廣饒縣輪胎循環利用產業園,全自動生產線正將廢棄輪胎"吃干榨凈"。經過多道精細加工工序,這些廢棄橡膠被粉碎成微米級膠粉,在密閉智能系統中完成動態脫硫,最終蛻變為可替代原生橡膠的再生材料。與傳統工藝不同,山東長建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研發的國際領先常溫連續工藝,使全過程能耗降低40%,同時實現廢水零排放。在數字化車間里,AGV智能運輸車穿梭往來,機械手精準碼垛,展現出工業4.0時代的綠色制造圖景。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這項突破得益于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企業聯合青島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攻克了常溫再生、精準控硫等核心技術,使再生橡膠的拉伸強度、耐磨性等關鍵指標達到國標一級品標準。該技術體系不僅消除傳統高溫裂解產生的污染風險,更將每噸處理成本控制在行業平均水平的75%以下。
作為全國輪胎產業轉型升級的示范樣本,廣饒縣正在打造全鏈條綠色制造體系。當地通過"晨星工廠"培育計劃,推動42家重點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同時構建覆蓋研發、生產、回收的循環經濟閉環。目前,全縣已建成7個廢舊輪胎資源化利用項目,年處理能力突破30萬噸,衍生出改性瀝青、橡膠顆粒跑道等10余種高附加值產品。廣饒縣工信局負責人透露,正在推進的14個高端輪胎項目全部采用綠色工藝,預計達產后將帶動全縣輪胎產業單位產值能耗下降22%,形成千億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