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2月19日消息,近日,臺灣“泰豐輪胎”公司陷入內線交易風波,部分員工及經理被指涉嫌利用內部信息操縱股價牟利。據臺北地檢署2月18日行動,對吳、黃等3名被告的住所及泰豐公司進行了搜查,并分別對吳、黃處以10萬及15萬臺幣的罰款。
事件起因于泰豐輪胎2月10日在股市觀測站發布的一則重大訊息,披露自2021年起,公司遭受美國商務部對臺灣多國乘用及輕卡車胎征收高額反傾銷關稅(泰豐受影響比例達84.75%),導致其主要銷售市場——美國市場受到嚴重沖擊,中壢廠停產后,公司營收銳減八成以上。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泰豐公司表示,美國的高關稅政策持續影響,公司出口競爭力受損,營運困難,財務虧損嚴重。加之全球經濟受疫情、通脹及美聯儲緊縮貨幣政策影響,進口及消費者物價大幅上漲,公司生產成本壓力劇增。盡管公司嘗試開拓東南亞市場并尋求代工合作,但短期內仍難以擺脫虧損困境。為避免虧損進一步擴大,公司決定暫時停止觀音廠生產,重新評估供應鏈及銷售布局。
然而,在這場風波中,泰豐公司工會吳姓代理副理事長及黃姓材料部門經理等人,被指涉嫌提前得知利空消息后放空公司股票牟利,涉嫌內線交易。據悉,吳、黃等人因對股市操作不熟,預計實際獲利為負數萬元。
另據報道,盡管遭受美國反傾銷稅打擊,泰豐輪胎在2024年第三季度營運逐漸回穩。公司加大委外代工力度,拓展北美以外市場,改變以往過度依賴北美外銷的結構,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大幅增長66.37%,達7,583萬臺幣;營業毛利681.3萬臺幣,較去年同期的毛損6,827.5萬臺幣有顯著改善。
此外,泰豐輪胎還將資產開發作為下一階段的營運重點,子公司泰鑫工商綜合區已轉為投資性不動產,估價超過57億元,且已解除土地移轉限制,公司正通過多種方式尋求利益最大化。同時,停產的中壢、觀音兩座廠房也在進行資產活化,中壢廠正籌備重新規劃為住宅土地,地上廠房已全部拆除,待主管機關審批后將進入施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