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6月26日消息,在浦林成山全鋼輪胎的生產車間內,一幕幕高科技場景正在上演。幾十臺自動駕駛的AGV小車忙碌地穿梭在車間中,精準地運送著各種生產原料。新下線的輪胎在空中通過EMS系統“行走”,仿佛有了生命,經過智能分揀系統后,還需通過X光機的嚴格“體檢”。這一系列流程,彰顯了數字化轉型給傳統制造業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威海市近日發布了數字化領域的首個整體規劃——《數字威海建設規劃(2024—2026年)》。該規劃明確指出,將加快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通過滾動實施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企業轉型計劃,旨在加快企業技術升級步伐,推動智能制造邁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為深化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應用,威海市還鼓勵并支持重點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進程。通過持續打造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示范標桿,推動低成本、模塊化的解決方案在廣大中小企業中的普及和應用。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將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還將進一步加強威海市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的步伐。
規劃中還設定了明確的目標:到2026年,威海市力爭認定市級以上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場景)達到230家,同時,省級以上的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數量將達到100個。這一目標的設定,不僅彰顯了威海市對于數字化轉型的決心,也為未來的工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規劃的逐步實施,威海市的工業制造將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為城市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