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5月14日消息,近日,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發布了一項重要研發成果,他們成功研制出一種具有更高彈性和更強抓地力、且耐磨性更佳的新型橡膠輪胎材料。這一創新技術的推出,有望進一步推動山東橡膠輪胎產業的升級和發展,鞏固該省在全國橡膠輪胎產業鏈中的領先地位。
該技術的研發,得益于青島科技大學、軟控股份以及賽輪集團的聯合共建與深度合作。這一合作模式不僅匯聚了國內橡膠輪胎行業的頂尖專家,更通過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了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新材料的問世,正是這一合作機制的典范成果。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新技術采用了液相混煉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化學煉膠方法。它通過合成橡膠溶液和填料漿液的液相混合,有效解決了傳統物理煉膠過程中,填料在橡膠中分布不均及高能耗的問題。這一技術的運用,顯著提升了橡膠與填料的相互作用,從而實現了橡膠材料性能的革新。
賽輪集團董事長劉燕華表示,國橡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注重頂層設計,在整合行業資源和吸引優秀人才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他們聚焦于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聯合研發,通過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鏈創新發展模式。
此外,為了保證出廠產品的質量可追溯性,賽輪集團還為每一條輪胎配備了獨特的“身份證”。這項技術的實現,對材料選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國橡中心的資源支持下,賽輪與軟控公司共同研發,經過反復試驗,最終選定了與輪胎骨架材料相似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芯片,將其植入輪胎內部,以實現輪胎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陳克正也強調了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性,他認為,高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協作共進,是實現人才鏈、教育鏈、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的關鍵。這種合作模式已經為我國橡膠化工行業創造了超過1000億元的價值,并且有望為山東乃至全國的橡膠輪胎產業鏈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