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3月22日消息,近日中國各界代表團紛紛踏上東南亞的土地,開展一系列緊密且富有成果的經貿交流活動。山東橡膠行業協會會長張洪民所率領的精英團隊也參與了這場盛會,他們深入探訪了數家位于東南亞的中國輪胎企業工廠,親身感受到了這片熱土上的活力與潛力。
張洪民會長在結束行程后分享了他的觀察與感受。他興奮地表示,所參觀的這些輪胎工廠都展現出了強大的生產力,生產線繁忙有序,滿負荷運轉,訂單量源源不斷。這一現象正是今年國際輪胎市場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而這些優質產品主要出口至歐美地區,為全球輪胎供應鏈的穩定性貢獻著來自中國的堅實力量。
此行中,張會長還特別談到了輪胎企業出海建廠的新趨勢,并著重強調了東南亞地區的多重優勢。他指出,東南亞不僅是天然橡膠的寶貴產地,享有豐富的原材料資源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同時越南、泰國等國的人力資源成本相較于中國國內更加親民。而柬埔寨在這方面則顯得尤為突出,成本競爭力十足。更為吸引人的是,這些國家為吸引外資制定了極具吸引力的稅收優惠政策,大大提升了當地建廠的吸引力。此外,據炭黑產業網了解,東南亞地區的環保政策環境相對寬松,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生產成本。
在探討輪胎企業如何選擇最佳建廠地點時,張洪民提出了分散投資策略,以規避投資過熱帶來的潛在風險。他認為越南、柬埔寨等國各有千秋,企業應結合自身條件和發展規劃,科學選擇最合適的建廠地點。同時,他還特別提醒廣大企業家要密切關注國際貿易的最新動態,以靈活應對可能出現的貿易壁壘和關稅調查等復雜情況。
2023年末,美國突然啟動了對泰國卡客車輪胎的關稅調查,引發市場關注。有行業觀察人士指出,此舉可能會波及到在泰國設有多家工廠的中國企業。面對這一挑戰,張洪民呼吁國內輪胎企業應積極備戰,加大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力度,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迎接國際貿易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