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青島日報消息,產學研深度融合,賽輪集團聯合青島科技大學等單位聚焦橡膠輪胎行業基礎研究
打開“液體黃金”的產業空間
“我們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大力推動‘液體黃金’新材料的市場化應用,開發更多型號、性能的新產品。”賽輪集團技術研發中心PC研究室主任謝麗波介紹,賽輪集團正在加緊研發針對歐美和國內市場的高端輪胎,每天早上她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蹤研發新產品的進度。
作為行業內具有顯著產學研特色的高新技術企業,賽輪集團聯合青島科技大學等單位承建了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橡中心”)。國橡中心直屬研發機構——怡維怡橡膠研究院成功突破化學煉膠技術,成員單位益凱新材料公司應用該技術研發了“液體黃金”高性能橡膠新材料EVEC?膠,賽輪集團則開啟EVEC?膠應用研究,自主研發了液體黃金輪胎。
從新材料研發到產業化,液體黃金輪胎是產業鏈條的集成創新。自2021年12月在青島創新節上重磅首發、推向國內市場起,賽輪液體黃金輪胎以其優異的性能表現收獲了廣泛的用戶好評。2022年5月德國科隆國際輪胎展上,賽輪集團又推出了多款針對歐美市場研發的液體黃金乘用車胎和卡客車胎,新產品經國際權威機構測試,其性能指標達到甚至超越了國際輪胎品牌,其中4款輪胎產品同時取得TüV MARK證書,這是中國輪胎企業在世界橡膠輪胎領域取得的最好成績。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賽輪集團深度踐行產學研融合之路,聯合承建的國橡中心是中國橡膠輪胎行業唯一的基礎研究與技術開發創新平臺。
時至今日,這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已成為賽輪乃至中國橡膠輪胎行業的技術策源地。目前,國橡中心已形成青島科技大學、賽輪集團、軟控股份、怡維怡橡膠研究院、益凱新材料等企業為核心的完整產業鏈和創新鏈,成功打造了一個從上游化工原材料、橡膠新材料、智能裝備與軟件到下游輪胎生產銷售、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的全產業鏈閉環,形成11大業務板塊,建立了涵蓋7個直屬研究院、15個直屬研究所的創新體系,形成了4000余人的專業研發隊伍,獲得國際先進成果近百項,主持制定國際標準4項。
“‘液體黃金’新材料的市場化、產業化還在持續進行,我們將繼續依托國橡中心,聚焦基礎研究,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和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的新模式。”謝麗波表示。
隨著綠色低碳出行成為新風尚,新能源產業升級帶動電動汽車駛入快車道。2021年,賽輪集團技術研發團隊研發出了首款電動車專用液體黃金輪胎產品,未來還將研發更多適配新能源汽車的新產品,繼續拓展“液體黃金”的產業化空間。
記者感言
敢于為創新失敗埋單
謝麗波從業已有30年。2016年,作為賽輪集團液體黃金項目小組成員之一,她開始了液體黃金材料半鋼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她自稱和液體黃金材料“打交道”的6年時間,是她職業生涯中最艱辛的日子。
謝麗波告訴記者,一個產品從研發到測試反饋,再到改善研發再次測試,經過的測試環節可能達幾次到十幾次。例如液體黃金輪胎正在進行的OE(原配胎)項目,研發成功之后僅一個項目的測試費用就可能高達百萬元以上。
從基礎研究到工業化、市場化,從實驗室到生產線,一次次實驗、一次次挑戰,賽輪秉承著“為創新失敗埋單”的信念研發成功了液體黃金輪胎,探索出一條中國橡膠工業自主創新之路。
(原標題: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企業| 賽輪集團:打開“液體黃金”的產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