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廣州化工交易中心消息,11月2日,化工材料巨頭杜邦宣布,由于未能及時獲得監管機構的批準,宣布終止其與羅杰斯的收購交易。
根據聲明,杜邦公司需向羅杰斯支付了1.625億美元的解約費,羅杰斯公司(ROG)股價截至目前暴跌約43%至129美元。
此次收購起始于去年11月,杜邦同意以每股277美元,共計52億美元收購羅杰斯。該交易本來預計將于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但須獲得羅杰斯股東的批準和獲得適用的監管批準。
問題出在監管審批階段,該項交易由于涉及反壟斷審查而拖延了幾個月。今年9月下旬,杜邦已撤回并重新向反壟斷監管機構提交了對羅杰斯的收購交易事項,并計劃盡快完成交易,那時候大多數人猜測交易可能會降價而非終止。
但據此次公布的消息來看,收購還是終止了。杜邦定于下周二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屆時可能會公布更多關于取消收購事項決定的原因。
杜邦作為全球化學巨頭,近年來正在向電動汽車、ADAS、5G通信和清潔能源等高增長高附加值的電子和新能源產業轉型。
羅杰斯是一家專注于電子材料的公司,市值近40億美元。主要產品為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工程材料和組件,2021年收入約為9.5億美元。
在此前的去年7月份,杜邦已經以23億美元收購電子材料企業萊爾德高性能材料公司。羅杰斯的電子和工業業務正好與之互補,本來此次對羅杰斯的收購可以進一步完善其電子領域的供應鏈實力。
除了收購計劃外,近日杜邦還同時宣布完成了交通與材料事業部旗下大部分業務的剝離,該部分業務以110 億美元現金的交易價格出售給塞拉尼斯公司,而2021年杜邦凈銷售額超過167億美元,這些剝離的業務占了杜邦超過三分之二的銷售額。
運費跌至成本價,東南亞出口受打擊!!
集裝箱航運市場因為大型集裝箱船持續交付中,最近一周現貨市場美西航線已經出現每大箱(40尺柜)1500美元的運價,跌至多數船公司的成本價。全球第五大集裝箱班輪船公司赫伯羅特首席執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認為,市場訂單過度削減,也將會加速運價反彈。
相關業者指出,萬箱級大船美西線的成本價約在1500美元左右,萬箱級以下的船成本價在1700美元上下,目前的運價已經跌至多數船公司的成本價,已有一家船公司提供低于1500美元的運價,不過美東運價還好在4800美元左右,比成價2800美元高出約四成。

Jansen認為,市場總是反應過度。在疫情爆發初期,貨量在兩周內減少了20%,因為大家都開始削減訂單,后來經濟復蘇,又開始瘋狂訂購。今年夏天,進口商為提前到貨,大量訂貨,結果港口擁堵緩解,庫存過剩,大家又瘋狂削減訂單,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他認為,疫情后的運費最終將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因為成本在過去幾年內已經大幅上漲,包括租船成本、碼頭成本與燃料成本等,從疫情前10年的經驗看,運費都是略高于成本的。
隨著運價下降的,還有整個東南亞大陸的出口。初步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包括新加坡、泰國、越南在內的整個東南亞大陸的出口一直在下降。
2022年,柬埔寨的紡織品出口占該國總出口的一半以上,在1月至6月期間同比增長37%,但7月放緩至19.9%,8月僅為2.7%。9月份柬埔寨的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5%。
行業組織柬埔寨服裝制造商協會秘書長Ken Loo表示,他認為柬埔寨對歐洲市場的出口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繼續下降,直至2023年。
據越南當地媒體報道的數據,越南與歐盟市場的貿易額在去年飆升14.8%,達到636億美元(644億歐元)。但在今年8月至9月期間,越南的出口下降了14%,許多工廠已經停產。
馬來西亞銀行的Rong表示,在今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初,越南的月度貨物出口增長可能下滑至個位數,甚至出現負增長。
根據新加坡大華銀行(UOB)的分析部門大華銀行研究所(UOB Research)的數據,馬來西亞2022年的出口增長似乎強勁,達到26%,但預計2023年將下降至1.3%。
其他主要紡織品出口國泰國和緬甸也報告了對歐盟國家出口的下降。
馬來西亞最大金融服務集團馬來西亞銀行(Maybank)的經濟學家Brian Lee Shun Rong表示:“(來自東南亞的)出口的下降將進一步惡化。”
此前,世界銀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警告稱,明年全球經濟將逐漸向衰退的方向發展,這可能導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發生一系列的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