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7 月 21 日消息,位于威海的騰森橡膠輪胎高性能綠色摩托車子午線輪胎智能制造項目建設正酣,裝配式鋼結構主體已初具規模。這項總投資達 27 億元的產業升級工程,不僅彰顯了企業布局高端輪胎市場的戰略決心,更集合了多項引領行業的創新突破。
該項目規劃構建兩座子午線輪胎生產車間、煉膠車間,同步配套智能化物流樞紐與研發基地,目標是打造覆蓋原料采購至成品出廠的全鏈條智能生產線。生產體系的智能化革新成為最大看點:電硫化工藝將以純氮氣為傳熱介質,較傳統技術減少 65% 的能源消耗;車間內部將全面啟用堆垛機、AGV 無人車等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完成物料轉運,預計可提升兩成生產效率,基本實現無人化作業。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騰森研發團隊在配方技術上取得的突破更具行業顛覆性。其自主研發的高抓地力配方,成功破解了困擾輪胎行業多年的 "性能三角難題"—— 即同時優化抗濕滑性、耐磨性與滾動阻力。得益于此,新產品在濕滑路面和斑馬線可保持穩定抓地力,低溫環境下無需預熱即可安全行駛,使用壽命達 2 萬公里以上,相當于傳統產品的兩倍。
"成型環節通過 AGV 小車與設備自動對接,實現半制品精準裁切與貼合,大幅降低不良率。" 騰森研發部副部長邵軍楠介紹,這種國際前沿的生產工藝與智能體系相結合,構筑了產品品質的堅實基礎。管理部部長孟萍萍表示,該產品投產后將填補國產摩托車子午線輪胎的市場空白,改變國際品牌壟斷格局。
作為 2006 年成立的企業,騰森輪胎已將產品推向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按照計劃,項目將于 2026 年初正式投產,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能 1200 萬套,年營收可達 40 億元,貢獻稅收 4.2 億元。業內認為,這一項目將為中國高端摩托車輪胎產業注入新動能,推動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