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4月3日消息,全球輪胎制造業巨頭倍耐力正面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經濟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多重挑戰,其近期動態揭示了跨國公司在當前復雜商業環境中的生存策略。在2025年3月27日的一次推遲后的董事會會議后,倍耐力首席執行官Andrea Casaluci向媒體透露,公司正在與最大股東——中國國有企業中國中化進行重要談判。中國中化持有倍耐力37%的股份,這一股權比例在當前的國際商業環境下顯得尤為敏感。
Casaluci明確表示,倍耐力必須迅速適應新的現實,特別是在美國市場。他指出,特朗普政府持續升級的貿易戰,對于與中國有緊密聯系的公司來說,可能面臨經濟上的制約。此外,美國即將對進口汽車及關鍵汽車零部件征收高額關稅,使得倍耐力面臨潛在的市場風險。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美國計劃自2025年4月2日起對進口汽車征稅,并從5月3日起對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和電氣元件在內的“關鍵汽車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盡管輪胎是否包括在內尚未明確,但考慮到倍耐力依賴從墨西哥和韓國等受關稅影響國家采購輪胎銷往北美市場,其美國業務無疑面臨挑戰。
倍耐力在美國佐治亞州的工廠雖然為美國市場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公司對拉丁美洲生產的依賴使其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更為復雜的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企業所有權的反感,進一步加劇了倍耐力的困境。為了避免所謂的“特朗普排擠”,倍耐力董事會正考慮敦促中國中化削減所持股份至25%以下,以減少政治因素的干擾。然而,這不僅僅是關稅問題,還涉及到技術層面的挑戰。美國已禁止進口來自中國的硬件和軟件與車輛交互,這使得倍耐力在中國中化背景下的未來戰略發展充滿變數。
倍耐力不僅在美國市場面臨挑戰,在英國和歐洲市場同樣遭遇經濟逆風。英國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在2025年春季聲明中并未為輪胎行業提供直接支持,而預算責任辦公室將2025年GDP增長預測從2%下調至1%,預示著消費支出的疲軟。對于輪胎零售商和修理廠來說,這意味著利潤率的壓縮和價格上漲的壓力。然而,在困境中也孕育著機遇。英國輪胎銷售商Point S的董事總經理指出,由于汽車消費稅的上調和電動汽車增值稅的未下調,老式內燃機汽車的使用可能會暫時延長,這為輪胎維修和更換市場提供了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