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1月11日消息,在2024年7-9月份的財務報告中,歐勵隆及卡博特美洲的需求疲軟的情況極為明顯。這一狀況不僅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影響,更因亞洲輪胎大量涌入美國市場,而美國本土輪胎產量下滑,直接導致了炭黑需求的縮減,對企業經營構成了顯著挑戰。
歐勵隆公司首席執行官Corning Painter指出,當前北美市場中,進口輪胎占比已攀升至歷史高位,接近甚至超越了60%的份額,這一比例遠高于往年的50%水平,涵蓋了乘用車、卡車及公共汽車等各類輪胎。Painter還提及,美國商務部近期提議對泰國進口的卡車輪胎征收反傾銷稅,鑒于泰國是美國最大的輪胎進口來源國,此舉或將為美國本土炭黑行業帶來轉機,通過減少進口輪胎數量,促進美國輪胎生產和物流需求的回升。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盡管當前美國國內的輪胎生產利用率尚處于低位,但隨著工業經濟的逐步復蘇及輪胎制造業的活力重現,特別是陸地輪胎市場的產量增長,歐勵隆預計北美市場的供需關系將趨于緊張,為炭黑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卡博特的財報也顯示出類似的趨勢,卡博特在亞太地區炭黑銷量增長4%、歐洲增長3%的背景下,美洲市場卻遭遇了7%的銷量下滑。卡博特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Sean Keohane指出,亞洲輪胎的大量進口對公司在美洲的業務構成了直接影響。但他也注意到,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采取反制措施,如墨西哥對中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加征關稅,以及美國對泰國卡車輪胎實施反傾銷稅,這些貿易政策的調整正試圖平衡進口壓力。
Keohane進一步分析,盡管亞洲輪胎的進口量在過去一兩年內持續增長,且這一趨勢似有加速之勢,但全球輪胎市場長期依賴亞洲供應的現狀并未改變。他提到,中國為緩解國內經濟壓力而加大出口,同時東盟國家也在積極擴大對北美和南美的出口份額。然而,面對這一系列復雜多變的貿易動態和行業趨勢,Keohane表示,長期來看,北美輪胎制造商已經投入巨資建設了高度自動化的新增產能,這些工廠在成本控制和生產效率上具有顯著優勢。考慮到自動化的提升、電力成本的低廉以及美國石化行業的競爭力,使得合成橡膠在北美具有極高的競爭力。他認為,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北美作為輪胎生產地的獨特優勢,也是支撐行業未來增長所需產能的重要基礎。然而,從短期貿易角度看,各種力量正在相互博弈,未來幾個月乃至一年的市場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