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浙江新聞消息:

問:過去幾年中,中策橡膠為何能逆勢上揚,有無可借鑒的經驗?
答:在經濟環境等不穩定的大背景下,中策橡膠能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斷找到自我調整和抗風險的方法,讓企業有能力在殘酷競爭中具備生存優勢。
未來工廠,是我們的必選項。沒有傳統的產業,只有傳統的企業,數字化讓制造業煥發生機。
我們是嘗到甜頭的。過去幾年,中策橡膠以數字化賦能企業研、產、供、銷全產業鏈,一方面成本大幅降低了,尤其是生產制造環節中,人力所占成本降低,浪費減少了,能源也節約了;另一方面,企業的經營模式和思路也在改變。在制造環節人力減少的同時,我們在技術改造、產品設計、檢驗等方面加大了投入,打通每個工序,提升機器運行效率和穩定性,帶動產品品質、外觀升級。
主動擁抱數字化,在推動我們真正成為未來工廠:上萬個傳感器實時采集,分析生產、質量、設備等上百種數據,并自動分派任務;AGV物流機器人來回搬運產品;平均每7秒就有一個輪胎下線……
這也推動我們一步步接近生產世界一流輪胎的目標,最終收獲更好的回報。
問:怎么看2023年中國實體經濟發展趨勢?
答:有人說高速公路上的車流量,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輪胎作為汽車的重要消耗部件,輪胎企業也能因此察覺到經濟趨勢。
我個人的體會是,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化后,經濟反彈非常明顯。舉個直觀的例子,今年1月前半個月,中策橡膠輪胎在廣東省的銷售量,就達到了去年1月的銷售總量。
我們也能強烈感受到,浙江各級政府部門對民營企業的關心、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達到了近年來的高點。企業家座談會開了一遍又一遍,廣納意見;各種利好政策出臺,甚至連假期工人的加班費,都給補貼。
政府的支持力度空前,發展趨勢肯定向好,但是復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個人建議,政策刺激的方向,可以適當地偏向于消費、基建、新經濟等杭州乃至浙江老牌的支柱產業上,能夠抓一些制造業回來,給實體經濟發展注入綿長動力。
問:對未來進一步發展,有沒有信心?
答: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句話:“信心來自于對未來的確定性。”作為浙江的制造業企業,從人、政策、資源匹配,再到政策的連貫性、確定性,這所有的要素,都給了我們確定的感覺。
曾經我想,恢復不會這么快吧?但事實告訴我們,就是這么快!對中國經濟確定性的信心,讓我們堅定了在浙江干制造業的信心,也帶給我們繼續攀升的信心。
當然,信心是相互的,我們也是看到企業競爭力的確定性,進一步確定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注重產品性價比本身,而不是傳統名牌;看到隨著制造工廠的數字化改造,不斷節約成本、優化流程,進一步降本增效,帶來更高性價比的產品;也看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來嘗試民族品牌,品牌溢價與海外的差距越來越小。
我們相信會有更多企業能夠在經濟變革中把握住機會,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