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國際商報消息,近日,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PPG全球涂料創新中心進入調試階段,預計明年將投入使用。這是PPG公司在美國以外唯一的全球級研發中心,未來這里研發的新技術將有30%支持全球業務發展,30%支持亞太區發展,40%支持解決中國市場的前沿問題。同時,PPG在天津建設的智能出行涂料應用中心也將于明年投入使用。
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其主要包括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商務服務、批發與貿易經紀代理等。
近年來,隨著中國持續擴大服務業開放、推動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等政策紅利的釋放,外資企業投資生產性服務業有了良好的環境。生產性服務業利用外資的規模不斷擴大,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其研發中心落戶中國。
2021年4月,中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擴圍,試點任務中特別是注重推動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揮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經過一年多的試點,“1+4”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在生產性服務業開放創新發展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的經驗。
于2021年12月發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進一步擴大了生產性服務領域的開放范國,取消了部分生產性服務行業外資準入限制。例如,在商務服務領域,市場調查領域除廣播電視收聽、收視調查須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外資準入限制。允許外商投資社會調查,但要求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人代表應當具有中國國籍。在金融領域,降低了外國銀行分行吸收人民幣存款的業務門檻;在電信領域,將外商投資電信企業定義為“外國投資者依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經營電信業務的企業”,這意味著外商投資電信企業不僅可以合資經營,就特定電信業務而言,也可以外商獨資經營。
在開放政策不斷完善的同時,中國的多個政策文件明確鼓勵和引導外資投向生產性服務業。《“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指出,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研發設計、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在商務服務領域,新增了人力資源服務、語言服務產業等條目,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領域,增加了專業研發設計、環境友好型技術開發及應用等條目。
在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中國生產性服務業利用外資規模持續擴大、結構持續優化。利用外資規模從2017年的739.4億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1012.2億美元,增長36.9%,占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比重由54.2%提升至55.9%。新設的外資企業數量由2017年的27813家增至2021年的35772家,增長28.6%。其中,2018年達到最高值48331家。這表明生產性服務業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已成為中國利用外資的重要領域,為穩外資作出了積極貢獻。
此外,需要看到的是,受生產性服務業不同行業結構轉型升級、行業開放水平不同等因素影響,生產性服務業不同領域利用外資規模呈現較大差異。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快速攀升。2017年-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年均增速達45.2%;信息服務業自2018年起穩步提升,2021年同比增長16.5%;批發與貿易經濟代理服務領域呈“U型”變化趨勢,在2019年實際使用外資降至68.1億美元,2021年又上升至116.1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上升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