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與輪消息,近日,一則侵權案件吸引了眾多輪胎人的目光。
德國馬牌遭侵權,索賠475萬
據悉,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與馬牌汽車零部件(江西)有限公司、南昌大眾潤滑油品有限公司、北京邦達悅興貿易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二審判決已定。

判決書所示,對于本案關聯案件的審理, 490號判決中認定“馬牌江西公司將涉案商標的顯著文字“馬牌”作為其企業名稱中識別不同市場主體核心標志的字號進行登記,并在商業活動中予以使用,具有攀附大陸馬牌公司的商業信譽及涉案商標商譽的意圖,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認為馬牌江西公司與大陸馬牌公司及涉案商標之間存在特定關聯關系。
馬牌江西公司的上述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損害了大陸馬牌公司的市場利益,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一審法院依據大陸馬牌公司的訴訟請求判決馬牌江西公司變更企業名稱及變更后的企業名稱不應含有“馬牌”文字。
如今企業對于對于專利越來越在乎,不光是公司直接的侵權會受到法律制裁,其實侵權事件很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侵權就在身邊
中策橡膠遭多次侵權
作為國產輪胎的老大哥,中策橡膠被侵權的案件也是接連不斷。
在今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中策橡膠集團有限公司起訴朝陽錦策橡膠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一案。
天眼查顯示,朝陽錦策橡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為3萬元。該公司主要經營輪胎、橡膠制品加工、銷售以及電動車配件銷售等項目。目前,該公司經營狀態為存續。
據小邦了解,該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被中策橡膠起訴,就在今年3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中策橡膠起訴朝陽錦策橡膠、天津市晟祥橡膠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侵害作品復制權糾紛一案。起訴要點為以上公司侵害了中策橡膠“大力神(參數丨圖片)”外包裝紙設計著作權。

本次案件判令全體被告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12萬元,共同支付原告為制止被告侵權行為而支出的合理費用1萬元。
普利司通狀告多家中國輪胎企業案件
從2010年至今,小邦統計到普利司通將7家中國輪胎企業先后告上法庭,且大多都勝訴。
1、狀告永興基業、盛泰集團。
2016年,普利司通稱:盛泰集團生產和銷售、永興基業銷售和許諾銷售的A399輪胎產品侵犯了其外觀設計專利權。兩家公司隨后被訴至法院,被要求立即停止侵權,銷毀涉嫌侵權產品,并分別賠償經濟損失2691萬元和10萬元等。

【A339輪胎】
2、狀告建新橡膠、英山橡膠。
2011年9月,因認為建新橡膠(福建)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晉江市英山橡膠工業有限公司使用了其擁有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卡車巴士用輪胎的胎面花紋,構成專利侵權,普利司通將兩家公司訴至法院。
2014年10月,在二審中,法院認為兩家公司生產銷售預硫化胎面的行為屬于對汽車用輪胎外觀設計專利的間接侵權行為,并責令被告支付賠償金。該案最終判決普利司通勝訴。

【預硫化胎面】
3、狀告寶力輪胎。
2010年3月,因認為廣州市寶力輪胎有限公司輪胎產品的注冊商標GEMSTONE與普利司通的注冊商標BRIDGESTONE類似,構成商標侵權,普利司通將其告上法庭,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普利司通勝訴。2013年1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

江蘇通用遭侵權案件
據了解,早于2020年4月份,通用股份就發現盛泰公司、新駿馬公司生產銷售標注有“黑馬”字樣的輪胎產品。
隨后通用股份便向廣饒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經調查,通用股份與廣饒縣市場監管局在倉庫內一共發現1074條侵權產品。
法院最終判決盛泰公司、新駿馬公司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通用股份160000元。

侵權將受法律嚴懲
商標法第五十六條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為何輪胎企業違法侵權案件頻發?
既然法律嚴懲侵權,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知法犯法呢?
小邦認為,這要分以下三方面來分析。
違法成本低
對于一些輪胎企業愈企業之間的侵權案,都是走在法律的邊緣,并非是沒有觸犯法律,而是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不是監管查在自己頭上,在從生產到被起訴之間,這些“傍大腿”的小企業已經肥的流油,并且已經打開市場,也是屢禁不改,你查我就交罰款,交完罰款也照樣生產,也是活的風生水起。
監管困難重重
隨著我國的發展,對于專利的維護力度越來越重視,但苦在市場監管太難。中國市場巨大,并且一些小廠輪胎企業并不經過網絡銷售,如果很多是像中策那種,監管起來也容易一些,但更多的是線下交易,輪胎店和經銷商都可以掙到錢,所以也不會舉報,對于一些車主,對于輪胎的知識了解太少,甚至你問他花紋名稱是啥都不知道,怎么指望車主揭發。
輪胎老板法律知識不足
很多輪胎店產生的商標侵權案,很多都是因為法律意識淡薄,想著安裝一個大牌輪胎企業的門頭可以為輪胎店帶來生意,并沒有想到滿大街都是的門頭會引起侵權糾紛。
那么我們明白了為什么侵權案件頻發后,怎么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呢?
如何避免侵權事件發生?
這還需要輪胎企業和輪胎門店一起通力協作。
輪胎企業
首先,近些年我國輪胎產業發展迅猛,擠壓國外輪胎企業生存困境,眾多國際大廠對于專利十分重視,國內優秀輪胎企業也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其次,自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通知》頒布之后,我國陸續出臺了《商標法》、《專利法》、《技術合同法》、《著作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文件。國家對知識產權越來越重視。在產權保護意識越發嚴格的當下,做好自身產品創新與產品審查,避免侵權情況發生。
最后,要認清打鐵還需自身強的道理,中小輪胎廠家品牌做不起來,就打擦邊球模仿暢銷品牌來迷惑消費者,對于這種現象就應該嚴厲打擊。如今市場監管愈發嚴善,切勿挑戰法律。
輪胎老板
進貨前考察清楚經銷商,不在來歷不明的渠道進貨,切勿知假販假。
目前市場或許還存在其他造假輪胎,各位店主要擦亮眼睛,明辨真偽,以免上當受騙,造成損失。
對于無法辨別真假的輪胎要及時打電話向向相應的輪胎廠家詢問,假如碰見造假輪胎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輪胎廠家舉報。
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遏制直至杜絕這種造假行為,同時小邦也奉勸那些還在造假輪胎的人,停止造假行為,免得東窗事發最后追悔莫及!
(原標題:法院宣判:三家公司侵權大牌輪胎,被罰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