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外涂料網消息,4月29日,北新建材晚間的一則公告,再次轟動防水圈。為進一步優化防水材料業務的投資和戰略布局,北新建材全資子公司北新防水聯合重組遠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和遠大洪雨(宿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北新防水持股70%,遠大洪雨創始人孫智寧所屬企業持股26%,經營管理技術骨干平臺持股4%。

據悉,在北新建材黨委書記、董事長尹自波見證下,北新建材總經理兼北新防水董事長管理、遠大洪雨董事長孫智寧分別代表雙方簽署聯合重組協議。約定北新防水以 52,784.84 萬元的價格受讓遠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63.28%股權,同時北新防水以 18,673.88 萬元的價格認繳唐山遠大洪雨新增注冊資本 6,000 萬元;以 7,214.49 萬元的價格受讓遠大洪雨(宿州)建材科技有限公司70%股權。前述股權轉讓及增資完成后,北新防水將分別持有唐山遠大洪雨和宿州遠大洪雨 70%的股權。 北新建材雖是全球最大的石膏板輕鋼龍骨產業集團,但卻是防水行業的新兵。 從2019年8月開始,北新建材盯上了防水行業,先后聯合重組了蜀羊、禹王、金拇指、上海臺安四家區域龍頭防水公司。2020年底,唯一國家級蘇州防水科學研究院加入北新建材。

首次并表的2020年,北新建材防水業務表現格外突出,實現收入32.87億元,同比增長1500%,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19.56%,超越龍骨業務,成為公司第二大業務,歸母凈利潤5.1億元。 2021年6月,北新建材20億元注冊成立了北新防水有限公司,通過重組和吸收優質資源壯大防水翼,成為中國防水行業唯一一家中央企業防水材料公司,完成第一階段整合重組,實現全國15家產業基地布局,擁有行業唯一國家級防水研究院,圓滿完成用三年時間從零開始躍居中國防水行業前三位的目標任務。

2021年業績報告顯示,北新建材防水收入38.71億,占比18.36%,毛利率27%,是公司僅次于石膏板、龍骨之后的第三大主營業務。如果加上沒有并表的澳泰和賽特兩個公司以及臺安月皇前四個月收入,預計北新防水2021年收入超過40億元。再加上華北龍頭企業遠大洪雨加入后,北新防水收入規模達到50億元的體量。
而據不久前卸任北新建材董事長的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王兵,之前的說法,一體兩翼全球布局不僅僅是北新建材的戰略,也是集團的戰略,北新防水僅僅聯合重組幾家區域防水龍頭企業還遠遠不夠。北新建材將繼續歡迎行業區域龍頭企業、細分領域“專精特新”龍頭防水企業加入北新建材,同時也會對現有生產基地進行全面技術改造升級,新建一大批世界級防水材料生產基地。
可以預見的是,北新并不甘心只做防水新人王,目前的目標也不僅僅在穩固前三的位置,而是坐三望二爭一,加速防水業務的整合與擴張。
被北新建材擠出前三屈居第四的凱倫股份,2021年度實現總營收25.86億元,同比增長28.80%;凈利0.72億元,同比下滑74.18%。
防水老二科順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7.71億元,同比增長24.5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73億元,同比減少24.45%。
防水老大東方雨虹2021年則實現營業收入319.34億元,同比增長46.96%,凈利潤42.05億元,同比增長24.07%。
遠大洪雨唐山研發生產基地
遠大洪雨宿州研發生產基地
從體量上看,北新防水重組遠大洪雨后距離科順股份還有27億左右的差距,但防水基地由此前的15個加上遠大洪雨的唐山和宿州2處,北新防水17個基地的布局已經是科順的2倍多。科順目前擁有佛山、昆山、重慶、德州、鞍山、南通、荊門、渭南八大生產基地,同時公司正在建設福建科順、德州科順三期項目生產基地。產能釋放后,誰說北新防水不可能超越科順?
都說同行是冤家,北新建材選擇進軍防水就注定要和東方雨虹、科順、凱倫同臺競技。那么,科順、凱倫究竟是不是北新的競爭對手呢?很顯然,目前凱倫鐵定退出了前三的爭奪,而科順必定逃不過北新的追趕。
然而在業界人士的眼里,東方雨虹更像北新防水要比拼的對手。科順、凱倫反而像北新聯手對抗東方雨虹的同盟伙伴。
2021年7月5日北新聯合科順凱倫合資成立供應鏈公司,7月8日聯合科順凱倫天龍新材共同出資3億元組建北新新材料有限公司,從集中各方通用共性原材料、設備、備品備件統一采購大權,再到涉足收購及生產防水卷材原材料胎基布,北新建材合縱連橫,步步為營,目標似乎特別明確。
同一賽道任何的同臺競技,總會有人奪金有人遺憾,當然也有人為了共同伙伴的利益甘做嫁衣,而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看來,科順究竟算是北新的對手還是伙伴呢?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