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全球再生膠網消息,目前國內輪胎制造業工廠通過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互聯網等新型技術實現工廠從設計、生產、物流和服務等各環節的數據互聯互通,工廠數字化轉型目的為了實現智能制造。近日中策橡膠一工廠項目公示,擬打造該輪胎工廠智能制造工業4.0標桿。
據了解中策橡膠年產650萬套全鋼子午線輪胎綠色5G數字工廠項目于本周二進行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相關人士透漏這個項目計劃投資額為31.88億元,規劃用地面積約504畝。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生產和使用混煉膠38萬噸,并制成輪胎。由于項目投資資金分期到位,擬分三期建設:一期年產能為250萬套全鋼子午胎,建設時間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二期產能250萬套,建設時間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三期產能150萬套,建設時間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
近年來智能制造在全球得到了快速發展,2011年美國提出實施“AMP計劃”戰略,2013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2016年歐盟頒布“數字化歐洲工業計劃”。其中,德國“工業4.0”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力最大,是德國為實現再工業化而提出的路線圖,核心是“智能化+網絡化”。中策年產650萬套全鋼子午線輪胎綠色5G數字工廠建成后有望成為國際一流、國內先進的輪胎智能制造工業4.0標桿工廠。
國內輪胎行業的數字化推進較早,截至到今日國內媒體報道按照“工業4.0”標準打造的輪胎行業數字化工廠主要有合肥萬力、青島雙星、青島森麒麟。中策橡膠早在2010年就完成了ERP、HR等信息化系統在集團總部(含總廠)及9家成員公司(生產基地)的實施覆蓋,同時以煉膠ET工業大腦、智能質量管理、能源大數據、智慧生產管控、安全物聯網,以及設備智能點巡檢等6大數字化系統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合作,并進行了一些數據可視化的應用探索,基本代表了目前國內輪胎行業較高的數字化水平。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