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金聯創橡膠消息,是不是巧合?還是針對中國!但凡中國舉辦一次大型的活動,說直白些,就是奧運會,難道就會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回顧08年北京奧運會,國際油價攀升至140多美元/桶,隨后就發生了全球經濟危機。隨后編者就認為,這可能就是全球為了阻撓中國發展,故意抬高成本價格,讓中國承擔較大的負擔,雖然說歸結為諸多因素造成的全球經濟危機,但好像事與巧合,是否是“陰謀論”呢?
早在2019年四季度,神算子就預測,2022年將會發生全球經濟危機,一旦市場適應了高油價時代,但逢油價跌回百元以內,正是危機的開始!大宗商品怎么漲上去的就一定會跌回來,而且不發生08年經濟危機的同等狀況就不錯了!
這句話好像應驗了呢?原本編者只是認為,中國舉辦冬奧會,與08年相似-----陰謀論,不過進入2022年俄烏局勢把事件挑大了,全球能源危機,促就國際油價130多美元/桶,造成全球通脹,需求疲軟,經濟下滑,雖然不承認經濟危機,但好像就是這樣,大宗商品跌的一塌糊涂,不承認也罷,反正全球經濟,包括中國,都不是多理想。
如果說2022年尤其上半年,國際油價為何會漲至130美元之多呢?可能更多來自于俄烏緊張局勢造成的。市場受國際地緣政治沖突下投機炒作情緒的影響,在2021年年底還在80美元附近的油價,快速拉升至百元以上,逼近歷史新高;不過在歐美經濟體面臨較大的經濟下行風險情況下,全球市場需求較為疲弱,在需求端也對國際油價產生了較大壓力;隨著全球流動性收緊和金融投資資本回撤,原油價格走勢也逐漸回歸供需基本面影響。再加上美國釋放原油儲備,以及OPEC+組織受部分國家干涉,適當增產,因此多重因素下,使得國際油價承壓下行。
對于眼前的形勢,以上各種因素依舊在延續著。俄烏局勢依舊,全球高通脹依舊,緊縮政策依舊,全球經濟下滑依舊,全球原油需求可能難以提振……,如此一來,問題也就是大家所關注的,未來國際油價可能會怎么走呢?跌破80美元至50-60美元水平,還是重回100美元以上呢?
對于12月底甚至春節前后,首先確定的是,俄烏局勢好像難以停歇,其次歐美冬季就要開始了,能源危機就更明顯了!單從這兩點而言,國際油價從長期趨勢來看,好像并不容易下跌!
回過頭來關注供應端,市場多數預期OPEC+將會維持10月份產量配額。雖然最終僅減產10萬桶/日,但多位分析者表示,這一減產舉措釋放出OPEC+旨在穩定全球油價近期持續下行的局勢。不過我們需要清楚的意識到,高油價會帶來高通脹,這是全球并不愿看到的(除了產油國如沙特),所以全球緊縮行為還是會繼續的。當前美國宏觀經濟進入被動補庫存階段,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收緊流動性,預計未來其經濟增速大概率持續承壓,歐美發達經濟體廣泛面對相似的難題。
談及美國政策就不得不談及美元歐元的情況,在此場代理人戰爭中,看似俄羅斯被削弱了,但歐盟才是最大的輸家,已經完全喪失了國家與貨幣的相對獨立性;美國的各種對外政策就是美國優先、美元核心化,提升美元的主導性,從其他貨幣貶值情況,比如歐元、日元、人民幣等,很明顯看出美國在貨幣戰中的意圖。
因此,在美聯儲加快加息進程和避險情緒等因素帶動下,美元指數強勢上升,主要以美元計價的原油價格與美元走勢通常呈負相關關系,強勢美元同樣抑制了原油價格走勢。因此,對國際油價產生壓制的宏觀利空因素仍然存在,在全球總需求削弱的情況下,國際油價上行趨勢仍受壓制,后期大概率繼續回落。
綜合諸多因素來看,國際油價四季度主流可能也就在75-105美元/桶之間,大漲因經濟下滑、需求下滑等經濟因素影響,很難有多大漲幅,不過大跌也會收到俄烏局勢以及冬季取暖用油需求,也不會支持油價有大的跌幅。
如果說國際原油此種預測走勢,那么我們所關注的大宗商品又會如何演繹呢?首先我們來關注下部分產品的期現貨走勢與國際原油的關聯性。

從圖中可以看出,除去天然橡膠與國際原油走勢在上半年發生背離現象之外,其他產品,比如PP、甲醇、螺紋,在國際油價上漲時候 ,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不過演繹的四個產品,在2022年下半年國際油價下跌的過程中,走勢都是一樣----下跌。其實細想過來,油價的上漲,前面已經提及俄烏局勢引發市場投機行為,不過油價下跌更多體現出,全球經濟下滑,需求下滑等因素,這個也正符合全球大宗商品的現狀----經濟下滑,需求下滑!
如果撇開其他話題即大宗未來影響因素,單純從國際原油的影響來看,大宗商品未來如果上漲也不會有多大空間,反而因需求方面壓力,可能更多偏于弱勢盤整。
綜合而言,考慮到10月中國二十大釋放政策,OPEC+增產可能造成油價的波動,全球緊縮行為的依舊,錯綜復雜的形勢,還需要謹慎對待,從眼前的形勢,非常類似2019年同期走勢,即10月在出現小幅上漲之后,隨后多數品種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而且延續至2020年疫情階段,反觀目前,現階段還是比較接近,謹慎謹慎,不要盲目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