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即使海外媒體報道稱,美國輪胎銷售在近期并未出現增長,但是其經銷商仍在擔憂其庫存儲備量的不足——“胎荒”依舊未得到緩解。而受此影響,海外市場輪胎價格正在以難以想象的速度不斷攀升。

而造成“胎荒”的最大原因就是供應鏈帶來的挑戰。在出口海外市場的時候,國內輪胎企業要做哪些準備,以及如何抓住目前海外輪胎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這篇來自于Tire Buisness的報道或許可以為您答疑解惑。
供應交付仍舊緊張
此前Tire Buisness曾發布過一份年中輪胎報告中提到,目前全球輪胎廠的產能已經一切如常,甚至不少輪胎制造商還在不斷提高產量,擴大產能以滿足全球輪胎市場不斷刷新紀錄的輪胎需求。

此前通伊歐美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格拉伯在接受采訪時就曾提到,2022年通伊歐延續了前一年的良好勢頭,訂單量繼續猛增,加之2021年供應鏈緊張的情況得到緩解,因此通伊歐的銷售效率有所提高(比過去兩年),可以更快地將產品供應市場。
但是引人注意的是他提到的“供應鏈瓶頸得以緩解”——事實上,目前海外物流運輸的緊張只是被緩解,而非真正得到解決。實際上,多數輪胎企業認為今年最大問題的問題仍在供應鏈上,尤其是集裝箱的預定充滿挑戰。
有輪胎企業表示,2021年時輪胎企業對于裝載輪胎產品的集裝箱在上船后的位置一無所知,因此在卸貨時往往會造成時間的拖延。尤其是在2021年供應鏈問題最嚴重的時候,長灘和洛杉磯港口的碼頭擁堵疊加大量集裝箱堆積,致使裝有輪胎的集裝箱很難被找到。雖然2022年這一情況得到緩解,但是輪胎企業和其客戶仍要面臨處理和安排多個集裝箱的交付的挑戰——來自西海岸的集裝箱交付僅略有改善。
同時,有輪胎企業提到,即使目前集裝箱供應量比2021年要好一些,但是價格依舊高企。而目前,包括頭部輪胎企業在內的多數輪胎商仍在不斷推出新的舉措來實現準時發貨,履行庫存承諾以滿足客戶期望。不過就像他們說的,目前想要完全做到上述三點,目前這些舉措還遠遠不夠。
“我們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美國建廠成為輪胎企業的“救命稻草”
雖然同樣受到供應鏈緊張影響,諾記卻因為其在田納西州代頓的工廠而稍稍松口氣。據了解,目前諾記在美國的產能正在不斷增長以滿足美國市場需求。“很難說(供應鏈)情況何時會恢復正常,但我們在代頓工廠增加國內生產正在幫助減少供應影響,而且只會在未來幫助我們更多。”

特瑞堡車輪系統總裁Paolo Pompei表示,該公司也在利用其美國工廠滿足市場需求。在最近的采訪中他提到,“由于貨物到達美國需要很長時間。加之通貨膨脹嚴重,這讓來自歐洲或亞洲的集裝箱變得非常昂貴。”因此,特瑞堡在美國的兩家工廠都在滿負荷運營。
挑戰也是機會
雖然物流價格仍在不斷破紀錄帶給輪胎企業重重挑戰,但是這也側面證明了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挑戰與機會并存,我們唯一能提供的建議就是接受挑戰,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