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金聯創訂閱號消息,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期價大幅回落。投資者對需求的擔憂成為導致油價下跌的主要利空壓力。當前為應對通脹壓力,繼美聯儲宣布加息后,全球多國央行紛紛跟隨加息,投資者擔心經濟衰退將會影響能源需求的增長。此外,IEA也表示高油價或將影響需求前景。拜登政府也正試圖通過釋放石油儲備等從多種渠道打壓油價漲勢,以幫助緩解該國夏季需求高峰期間的出行困擾。截至6月24日(北京時間)WTI收盤于104.27美元/桶,較上一調價日(6月14日)跌16.66美元,或-13.78%,布倫特收盤于110.05美元/桶,較上一調價日跌12.22美元,或-9.99%。
原油的接連下滑,令本輪變化率呈現由正轉為負向加深走勢運行。截至6月24日第八個工作日變化率-5.21%,參考油種均價113.45美元,國內汽柴油應下調280元/噸,本輪調價窗口6月28日24時(下周二)。距離調價僅剩2個工作日,受慣性影響,變化率或仍有負向延伸空間。金聯創認為,年內第二次下調將如期兌現,且下調幅度或超300元/噸。廣大車主用油成本亦終迎適度減少。
近期汽柴油批發價格基本處于下行通道。具體分析如下,在消息面利空施壓的同時,供需端難尋利好支撐:雖然因上海石化裝置起火導致主營煉廠開工率微跌,但由于奧星、昌邑以及金誠石化等煉廠的相繼復工令地煉開工率明顯攀高,汽柴油資源供應呈增加態勢。與此同時,南方地區強降雨頻繁,部分地區遭遇洪澇災害,物流、戶外基建項目開展局部受阻令柴油需求持續轉淡。車用空調雖然增加汽車油耗,但高油價對下游消費亦起到一定制約,汽油需求提升有限。利空因素占據上風,主營下旬多積極追趕月度銷量,汽柴油價格隨之下滑,且實盤仍存較大商談空間。
后市來看,美聯儲和央行集中加息以及原油供應缺口等空好因素交織下,國際油價或維持寬幅震蕩局面,隨著本輪零售價調價落實,新一輪零售價調整方向尚不明朗,消息面或難尋有力支撐。短期內仍有部分煉廠計劃復工,地煉開工率仍存上漲預期,資源供應量或有增無減。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柴油或延續疲態,汽油方面隨著暑假來臨,終端消耗仍有支撐。短期來看國內油價仍存一定下行壓力。不過在較高的煉油成本支撐下,國內油價跌幅或相對有限,且進入新一銷售周期,若原油后期反彈,汽柴油價格不乏跟漲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