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0月17日消息,由國家智能汽車零部件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主辦,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研)、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機國際)承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廣州)汽車零部件論壇于10月11日在“廣州國際汽車零部件及售后市場展覽會(AAG)”期間成功召開。論壇吸引了來自政府部門、知名汽車制造商、零部件企業以及學術界代表的360多名嘉賓。
中國電研副總經理陳斌在開幕式致辭中強調,汽車產業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雖然迅速發展,但也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國內需求下降和消費預期減弱。為支持產業發展,中國電研不僅搭建了交流平臺如中國(廣州)汽車零部件論壇,還積極發揮國家智能汽車零部件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的作用,打造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以及重點裝備制造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這些努力將為汽車產業提供高質量的研究和服務,推動其持續健康發展。
在廣東省,汽車產業同樣蓬勃發展。廣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永生指出,2022年全省汽車產業實現營業收入近1.2萬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2.9%。此外,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46.7萬輛和144.6萬輛。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潛力,黃永生建議廣東汽車行業加速轉型,充分發揮大灣區產業集群優勢,致力于新能源化轉型、關鍵技術創新、產業鏈重構、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化拓展。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也引發了對安全監管的關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汽車部主任董紅磊指出,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已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49次,涉及150萬輛汽車,占今年汽車召回總量的31%。安全問題已經成為首要關切,包括傳統和新型安全問題。為此,董紅磊呼吁企業加強安全認知,提高召回責任意識,以確保汽車安全。
在廣州,智能網聯汽車也成為發展的關鍵方向。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運營中心主任吳征明表示,廣州已率先提出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并啟動自動駕駛示范運營政策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廣州已開放505條測試道路,總長1913.58公里,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繼續推動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論壇的舉辦為行業領袖提供了寶貴機會,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邁向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