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水泥網消息,7月12日,“2022中國水泥產業峰會暨TOP100頒獎典禮”在浙江杭州圓滿落幕。當日,2022百強頒獎典禮一同舉辦。

會議現場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 鄭建輝帶來《2022年水泥行業:高位急下 分化加劇》的精彩報告。鄭建輝表示,2022年噸毛利高位回落,上半年行業噸毛利75元左右,全行業利潤總額上半年預計僅400億左右,同比下滑超40%。
鄭建輝分析了上半年水泥價格的下跌主要有以下方面:
成本居高不下。上半年煤炭均價1230元/噸,同比上漲52%。長周期看,煤價的上漲總會帶動水泥價格的上漲;今年煤價年內仍有上漲并高位運行,水泥價格卻逆向而行。
整體信心缺失。各類預期出現了混亂,看不清楚未來的方向,投資更加謹慎。
高庫位壓力。水泥、熟料庫位均超過2020年2月高位。水泥庫位近7成,中南、華東接近8成;熟料庫位超7成,中南、西南、華北庫位壓力更大。
需求下滑明顯。上半年水泥總需求10億噸左右,同比下滑15%,減量1.5億噸,創改革開放以來同期最大降幅。其中,跌幅較深的地產對水泥需求形成較大拖累,基建內部分化,水泥需求拉動有限。
下半年如何走?鄭建輝表示下半年在行業戰略上要保持信心,戰術上要謹慎。他預判,下半年水泥需求將有所好轉,預計同比超2%。
其中,基建仍有發力空間,2022下半年水泥需求有保障;供給端上半年新點火產能不及同期,預計下半年新投入計劃,錯峰力度再升級,整體表現積極。預計下半年旺季提前啟動,相對看好價格表現。
全年來看,他預計全年水泥需求下降超6%,均價下跌2%——4%,2022全年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利潤預估1100億元左右。

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商混分析師 林加義為我們分享《2022混凝土市場上半年運行情況與下半年形勢展望》。林加義表示,上半年下游施工端深陷困局 商混需求、利潤雙降。
1——6月國內C30混凝土均價為474元/方,同比上漲3.27%。上半年商混產量預計在14——14.5億方之間,同比降幅在10%左右。受產量下滑拖累,整體行業營收預計在0.96-0.98萬億上下,相比去年同期略微下降1-3%左右。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利潤總額預計在310-320億元左右,同比降幅在8-10%上下。
總的來說,高價格帶來的驅動力減弱,低需求拖累營收增幅,同時疊加行業利潤率走低,是年內利潤總額下降明顯的主要原因。
價格方面:今年1——6月,全國混凝土價格指數(CONCPI)累計跌幅達到6.7%,較去年擴大4.5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同期最大幅度的下跌。其中南方區域跌幅普遍較大,北方區域遼寧、吉林領跌。
需求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整體下滑,房地產投資跌幅尤為明顯,1——5月累計增速跌至-4%。1——5月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速降至11%,中長期貸款占比下滑至56%左右,短期償債性融資需求增多,長期投資性需求降幅明顯。
全年來看,林加義預判,若下半年房地產行業逐步恢復,施工面積增速回正,則全年商混產量預計可達到32-33億方左右,同比跌幅5%上下。若下半年再度發生疫情,則在悲觀預期下,全年商混產量預計僅在31億方左右,同比跌幅接近9%。預計價格將有明顯下滑,利潤總額在800-850億元左右。

水泥大數據研究院砂石分析師 祝蕭蕓帶來——《2022砂石市場上半年運行情況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祝蕭蕓表示,上半年砂石需求下滑明顯。經測算,1-6月全國混凝土、水泥制品及類似制品使用的砂石骨料約70——75億噸,同比下降超10%。
砂石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截至6月底,全國碎石價格指數報收93.3點,同比下跌4.97%,全國機制砂價格指數報收97.53點,同比下跌4.99%。同時供給端砂石產能持續增加。據統計,1-6月全國共有28條骨料生產線投產,新增年產能約1.75億噸。
全年來看,祝蕭蕓預計全年需求總體趨降,降幅在9%——13%。價格仍將呈弱勢運行,預計于四季度初有所反彈。

上海萬澄環保智慧環保專家 劉文靜介紹了HeSNCR高效智能脫硝系統和APC窯磨專家系統。其中,劉文靜表示,HeSNCR 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和精準控制技術,減少氮氧化物排放,最大化脫硝效率,改善大氣環境,助力全流程工業超低排放、綠色生產。

上海山美副總經理 張佳分享——《年產千萬噸級砂石EPC項目工藝總結與思考》。他表示,高品質機制砂有五項關鍵物理指標為粒形圓潤,針、片狀顆粒含量≤8%;顆粒級配符合國家標;石粉含量5%-15%可控;含水量(商混)3%-5%;細度模數2.3-3.0可調。

西安西礦環保副總工 蔣寶慶分享——《水泥濕法脫硫升級版技術(SK505-Ⅱ)及SCR脫硝技術最新進展》。他表示, SK505-Ⅱ型高效脫硫技術創新點在于深度實現脫硫除霧除塵一體化。主要由高效氣液分離裝置、高效除霧除塵裝置、超凈除霧除塵裝置三部分組成,實現SO2濃度小于35mg/Nm3,煙氣出口霧滴濃度20——30mg/Nm3,粉塵顆粒物濃度3——5mg/Nm3。

帝人芳綸高級技術經理 王凈雷分享——《Twaron芳綸輸送帶應用現狀與發展前景》。他表示,由于材料的自身特性,Twaron?是理想的輸送帶骨架材料。應用Twaron?增強的輸送帶比同強力級別的鋼絲繩輸送帶重量減輕最高近40%,可有效提高輸送帶運送物料的效率,在很多工況條件下,相較鋼絲繩輸送帶,減少電能消耗可達20%以上。

杭鍋工業鍋爐副總工程師 張同偉為我們分享余熱發電最新技術。他表示水泥窯余熱發電提升可以從為機上布置AQC鍋爐(提升煙溫減少阻力)、有機介質技術、SP鍋爐升級改造和高效汽輪機應用(高效汽輪機熱耗可以降低2-3%)方面著手。

北京迪諾斯 張旭帶來報告—《水泥窯SCR脫硝催化劑應用》。張旭表示NOx減排要求日益嚴格,且治理困難,SCR脫硝催化劑易堵塞、成本高等。北京迪諾斯通過對配方調整、布置方式的改進、吹灰措施的提升等有效地解決催化劑堵灰中毒等問題。

浙江鴻盛總經理 羅巍分享——《超凈排放濾料選型與有效應用》。羅巍稱高溫濾料選型為玻纖覆膜濾料(窯頭,窯尾,窯尾協同);聚酰亞胺(窯頭,窯尾);芳綸(窯頭)。同時她還分析了濾袋失效的分類(機械磨損、超溫燒損、堵塞糊袋、化學侵蝕、氣流沖刷)及原因。

蘇州協昌智能硬件高級經理 周揚帶來報告——《袋式除塵器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潔塵云》。他表示,行業當前面臨人工巡檢難、險、假,異常工況反應慢,故障排查不及時等問題。潔塵云掌上巡檢、實時監測、實時報警、數據查詢等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困難。

德維迪亞產品總監 鄧 銳分享——《水泥行業現場數字化協同方案》。現場AR數字化協同方案能為水泥行業帶來什么變化?鄧銳稱,AR數字化工具連接工業互聯網系統可以遠程協作功能,實現了現場人員和專家之間的高效溝通。同時,智能化應用適應不同場景需求,將現場團隊和企業數字化系統緊密連接,接通數字化系統的邊緣節點。

盟識科技創始人&CEO 邱長伍帶來報告——《自動駕駛技術在生產物流場景中的應用》。他表示,露天礦區、散貨港區運輸作業當前面臨環境差易疲勞、安全事故高發、成本壓力凸顯等困境。自動駕駛技術(露天礦區)的應用在提升效益的同時也大幅降低了企業成本。

浙江錦誠高級工程師 唐春強分享——《耐火噴涂料與噴涂技術在水泥窯中的實踐與應用》。他表示,在熟料生產線的系統檢修工程中,耐火材料爐襯的施工是整個檢修工程的關鍵,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縮短工期,是每個水泥生產企業所關心的熱點問題。錦誠打造的水泥行業耐火材料一站式模式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還提高了施工速度,縮短工期。

上海寶川副總經理 陳曉玲分享報告—《大道至簡復雜源自內芯,給脫硝系統裝上智慧大腦》。她稱,水泥企業在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技術改造中面臨成本提升、技術選擇困難、技術服務升級跟不上的困境。智能高效精準脫硝系統HSNCR通過特定開發的控制系統對爐窯內與NOX相關的各采樣點進行綜合計算并精確控制,幫助企業高效率脫硝,實現超低排放。

信云智聯技術總監 孫曉峰分享——《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水泥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大部分存量水泥工廠無法跨業務間數據共享、無法進行綜合數據挖掘、無法形成經營決策應用。信云智聯通過系統集成、數據治理和業務集成,實現了跨設備、系統的網絡化集成和跨業務間的數據共享。通過數據挖掘和業務模型等實現數據驅動業務優化、智能決策。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北京堅構董事長 袁亮國帶來報告——《高效能、智能化、環保型全自動混凝土生產線技術分享》。他表示,現在常規的攪拌站通常是效率低、環保差、成本高等。打造領先水平的商品混凝土示范線要實現工作效率高、環保效果好、工廠形象好、占地面積小、智能無人化和建設投資少。

南通大通寶富技術專家 劉廣余分享報告——《助力水泥行業綠色發展的風系統優化解決方案》。他表示,風機是我國工業領域最主要的耗能設備之一,據統計,風機的耗電量約占全國發電量的10%。公司對風機系統改造后可大幅降低風機的能耗,風機系統節電率約10%——28%、部分達到45%左右。

鄭州真金耐材 李海龍為我們分享——《大型水泥回轉窯用新型窯襯耐材進展》。李海龍稱,由于當前水泥窯行業錯峰停窯、超負荷運轉等因素,普通水泥窯用耐火磚已無法滿足,長周期運轉的要求。對此真金公司研發了適用于萬噸水泥生產線超負荷工況條件的高檔鎂鐵尖晶石磚和高檔鎂鋁尖晶石磚,幫助行業解決了當前難題。

南京凱盛開能副部長 李晶分享——《南京凱盛開能水泥行業碳減排技術及解決方案》。報告中他介紹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技術—綠色建材產業園,即依托水泥窯,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為能源核心,配套建設建筑垃圾、餐廚垃圾及危險廢物等處理設施和資源化利用設施,充分考慮各處理環節的資源共享、資源互用,形成了由源頭到終端完整的固體廢物處理產業鏈。

中機焊業副總經理 劉劍威分享報告——《嵌入式硬質合金輥——不屬于發明的技術創新》。劉劍威表示,水泥擠壓輥輥面的發展趨勢日益大型化、提產降耗;輥面生命周期內的完好性;生命周期內產量穩定、提高粉末細度;輥面免維護、高耐磨性。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 高玉宗為我們詳細講解生物質燃料在水泥行業的應用前景。他表示,生物質燃料替代化石類燃料具有減碳、灰分利用、替代經濟效益巨大、投資少,性價比高等優勢,但同時也存在收集困難、單位體積大運輸或輸送量增大等問題。為此他特別講解了生物質燃料替代化石類燃料的技術路線。
1 、生物質收集模式:
秸稈類:秸稈-收割-打捆-堆放-自然干燥-運輸至水泥廠儲存庫-破捆打散-粉碎-計量-喂料入密閉輸送皮帶;季節性強,集中收儲和運輸強度大,存放占地大,有安全隱患,需要屬地合作方完成;
樹枝木屑類:樹枝、木屑類,存放較為容易,收集-粉碎(也可在工廠)-陸續運輸(強度小)-廠內防雨儲庫存放-粉碎(也可以在收購點)-計量-喂料入密閉輸送皮帶;占地少,安全隱患小,運輸強度小,優選模式。
2 、廠內輸送:采用傾斜皮帶密閉防雨輸送- N次轉折-輸送至喂料緩沖倉頂;投資占比較大。
3 、喂料計量:來自計量皮帶的物料-轉運倉-均勻卸料-密閉輸送-多道耐高溫鎖風喂料閥密閉喂料到氣化爐受料管。
4、 焚燒:來自三次風管的高溫空氣與投入的生物質與在線氣化爐混合燃燒-產生高于分解爐的富氧熱煙-分解爐替代燃煤-殘渣密閉排渣-冷卻-卸出收集-出售或利用,原有噴煤系統作為補燃器使用,通過控制分解爐出口溫度實現自動調節控制。秸稈類灰分較大,樹枝木屑類灰分較小。

申克工業應用工程師 陳光華分享——《替代燃料精確計量探討》。他介紹了替代燃料高精度穩定計量-Multiflex NG/B具有在線校驗,確保給料精度和穩定性;模塊化設計,安裝維護簡單;適用于各種替代燃料等優勢。


為期兩天的大會吸引了行業領導、技術專家、水泥企業、設備商代表等業內人士參會,為行業提供了一個開放交流、探討和學習的平臺。
感謝大家的支持,接下來,中國水泥網將再接再厲與大家一起共同推動水泥行業的綠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