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國炭黑網消息,據《國際中橡集團網站》報道:臺灣國際中橡公司近日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經營業績報告會,宣布該公司今年三季度全球總營業收入達66.93億元新臺幣(下同),環比增長14.5%,同比增長23.5%,歸屬母公司稅后凈利潤為5.5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累計總營業收入達到17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5%,歸屬母公司稅后累計凈利潤7.58億元,同比下降44.7%。
自2月份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間對俄羅斯制裁及貿易限制措施,加上國際油價大幅攀升、物流運輸危機隨之而來的供應鏈斷裂,導致國際炭黑需求增長。以國際中橡營運主要市場來看,美國地區銷量持續受替換胎需求、供應鏈斷裂而增長;印度與臺灣地區的炭黑需求亦有持穩表現,然而中國大陸地區則受鋼鐵減產、運輸受限等影響,使得原料煤焦油價格上揚,但下游輪胎需求不旺,成本不易轉嫁,對炭黑營運帶來壓力。
在產能擴張的同時,國際中橡亦認真貫徹對環境的可持續承諾。炭黑制造過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循環經濟模式,然而該公司不以此為滿足,進一步推出“新循環經濟模式”。國際中橡透過與廢輪胎熱解回收企業合作,把回收炭黑及熱解油料,經技術研發和調整炭黑原料油配方與工藝參數,生產新的“環保循環型炭黑”,進而滿足輪胎及橡膠產業對于可持續性原材料的需求。
堅持循環經濟的理念,國際中橡不斷進行工藝過程的優化、淘汰升級高能耗設備,致力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碳排放。臺灣高雄的林園工廠更換高溫空氣預熱器(APH)之后,每月耗油量降低509噸;鞍山工廠透過生產工藝的調整,有效降低油料單耗,每月耗油量降低443噸;兩廠合計每月耗油量共節省952噸,相當于每月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2570噸。
此外,國際中橡研發的快速量測炭黑中多環芳香烴(PAHs)含量之方法,今年順利取得專利權,創下林園研發中心自2019年12月正式啟用以來,取得的第一項專利成果,可以快速地篩檢炭黑中的PAHs含量,成為監控炭黑質量的一大利器。
(原標題:國際中橡發布三季度經營業績和研發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