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正深陷能源危機,疊加歐盟監管日趨嚴格,在雙重因素的影響下,歐洲正面臨“去工業化”的挑戰。

德國工商大會11月初發布的報告顯示,德國企業因能源成本高企而削減生產規模。逾四分之一化工企業、16%的汽車企業被迫減產;17%的汽車企業計劃把部分生產遷至國外。
疫情發生后,許多汽車零部件制造商陷入經營危機,俄烏沖突更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衰退背景下,一家德國輪轂工廠宣布關停。
全球知名輪轂制造商,關停工廠
據外媒報道,位于德國索林根的Borbet車輪工廠將于2022年12月31日關閉,約600名員工受到影響。
據悉,該工廠很早之前就陷入困境,自2021年12月以來一直處于“保護盾”程序,盡管經營困難,但能夠開展業務,并保留了約600個工作崗位。

同時,公司啟動了廣泛的重組和投資者進程,其中包括勞資委員會、汽車行業的主要客戶、Borbet潛在投資者,不幸的是都沒有成功。
Borbet報告稱:“由于俄烏戰爭導致的經濟形勢惡化,原材料和能源價格急劇上漲,汽車供應商行業的銷售記錄下降,維護索林根生產基地的強制性要求最終無法滿足。因此,在自我管理過程中,管理層必須遵守這種情況下的法律義務,并在年底前關閉工廠。”

報告指出,索林根的工廠虧損嚴重,在國際競爭中沒有競爭力,且極度依賴姊妹廠和母公司的幫助。其母公司Borbet GmbH為重組過程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財政援助。
同時在過去三年里,母公司在索林根工廠投資了4000萬歐元(約2.95億人民幣),僅從2020年初以來就虧損了3000萬歐元(約2.21億人民幣)。
據車轅車轍了解,Borbet GmbH是一家輕合金車輪制造商,成立于1881年,總部位于德國紹爾蘭。
Borbet公司在全球擁有9家分公司,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公司是全球公認的卓越輪轂設計和高質量生產的專家。
歐洲輪胎行業深陷危機
目前,由于能源價格高企,為降低成本,不少歐洲輪胎企業也正在關閉工廠、縮減規模或搬遷生產設施。
2022年第四季度,固特異計劃減少大多數歐洲工廠約10天的產量(150萬條),此舉是“解決需求疲軟的問題,防止庫存過剩”。
同時,這家美國輪胎制造商表示,已采取行動解決能源短缺和潛在的供應鏈中斷問題,包括對工廠的節能和提效項目,這些項目將在短期內對消費產生積極影響,并在長期內支持集團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我們的歐洲工廠已經使用替代燃料,以確保未來向我們的客戶持續供應,”該公司補充說。
10月,米其林暫停在英國特倫特河畔斯托克翻新輪胎工廠的生產,為期一周,并計劃在圣誕節期間再次執行停產。
米其林稱:“在整個行業,對通脹上升的預期導致分銷商庫存增加,公司正根據現有的靈活性協議調整生產,以應對動蕩的貿易環境,”公司代表明確表示:“沒有關閉斯托克工廠的計劃”。

米其林的聲明中明確指出了“暫停”,進一步解釋說:“靈活性和反應性是斯托克工廠的重要機制,集團通過每月調整產量來控制其庫存。
早在9月,位于西班牙的大眾和Stellantis工廠因缺乏汽車制造零件而宣布停產,導致米其林當地工廠訂單不足,做出暫停生產乘用車輪胎6天的決定,并表示以后每個月的周末都會停產,預計將減少生產13.2萬條輪胎。
據歐洲輪胎和橡膠制造商協會(ETRMA)發布的數據顯示,其成員今年三季度所有輪胎產品細分市場都是負面的。該協會指出,這是自2021年以來觀察到的市場復蘇之后首次逆轉的跡象。

今年第三季度,歐洲所有細分輪胎市場的銷售額均為負增長,替換輪胎市場和卡客車輪胎市場均下降了9%,農用輪胎銷量急劇下降28%。
ETRMA秘書長Fazilet Cinaralp女士對此評論:“除了原材料和能源供應的壓力外,隨著成本的大幅增加(自2019年以來約增長了60%)以及物流和勞動力的成本,我們開始觀察到輪胎需求放緩。如果通脹趨勢和供應緊張局勢持續存在,我們擔心2022年底和2023年將非常艱難”。
(原標題:大型車輪工廠關停,剛投了3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