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德爾塔冠狀病毒變種的快速傳播以及部分海外地區疫苗推廣緩慢等原因,海外疫情不斷升級。并不樂觀的疫情形勢讓東南亞不少輪胎工廠生產再陷困境,幾乎每天都有輪胎廠在宣布關停,或者被勒令停產。據統計,截至發稿日,東南亞輪胎制造商和橡膠制造商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工廠關停的影響。
泰國輪胎工廠被勒令關停,大陸輪胎企
7月31日,泰媒報道了BangPla區一家擁有1414名員工的大型輪胎廠的關停情況。據悉,泰國龍仔厝府傳染病控制委員會決定從8月2日起執行對該工廠進行14日的關閉處罰。原因為該工廠有員工感染新冠病毒后未遵守政府的防疫措施。
該工廠員工中有1322名為本國員工,其余92名為外籍員工。此前,在6月下旬到7月下旬,該工廠有17名員工導致在該工廠確診感染新冠后,工廠并未采取有效疫情應對措施,從而導致了疫情在工廠內大范圍傳播——在7月26日至27日對560名員工進行抗原檢測試劑盒檢測時發現,另有160名員工也感染了新冠疫情。目前,該工廠已被勒令閉廠14天。
不過大陸輪胎企業在泰國并未受到此次疫情影響。其中,森麒麟8月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其泰國工廠已制定并啟動嚴密的疫情防控管控措施,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此外,得益于嚴謹的疫情防控措施,其他國內輪胎企業的泰國基地也未發布關停舉措,目前生產經營未受影響。
越南疫情告急,工廠狀況各異
7月24日,越南首都河內為遏制疫情蔓延,開始實施為期15天的“封城令”——越南衛生部門要求當地企業和工廠只有全部員工核酸檢測為陰性后,才能開始營業和生產。但此后,越南疫情形勢仍未出現好轉,8月2日開始,越南19地的“居家隔離”規定再次延長14天。
建大輪胎(越南)有限公司已于7月下旬宣布停工,停工日期為2021年7月22日-2021年8月1日。在為期十天的關停期間,為應對市場需求,建大已通過其他工廠調配輪胎。
賽輪輪胎則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其越南工廠目前仍在正常生產,且越南工廠一直積極進行防疫管控,為避免員工外出感染。
馬來西亞疫情升級,原料出口遭受打擊
馬來西亞同樣也在遭受德爾塔變異病毒的強烈沖擊,確診病例數量持續激增。截至8月2日中午12時,馬來西亞衛生部通報稱該國在過去24小時新增1576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馬來西亞連續第21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過萬。
雖然馬來西亞官方聲明,不會對割膠工人和橡膠運輸工人進行過于嚴格的管控,但橡膠產量和橡膠運輸仍然受到了影響。根據國際橡膠三方理事會(ITRC)的最新消息,目前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橡膠產量確實正在遭受疫情沖擊,其中尤以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為甚。ITRC預計,到疫情管控措施放松為止,上述兩國的總產量預計將下降4%~5%。出于對輪胎原料供應預期的擔心,橡膠價格自7月21日起持續走高,重回13480元/噸。
疫情影響,海運漲價雪上加霜
牽一發而動全身,雖然國內輪胎廠因為海外訂單轉移,開工率和出口訂單都呈現上漲趨勢,但是由于橡膠主產區發貨放緩即價格上漲,輪胎廠目前的成本壓力也在不斷增加。同時,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海運價格不斷高漲,波羅的海運價指數顯示,目前從亞洲-北美航線的運費漲了6倍,一個標準集裝箱高達18345美元。此外,全球各港口處理能力下降,船舶運輸時間不斷拉長,港口擁堵嚴重,集裝箱堆積情況愈發激烈。目前,無論是原材料企業,還是輪胎企業,在面臨停工減產的同時,還要面臨貨物壓倉所需支付的高額貨物保管費用。
東南亞輪胎廠重創警示
2021年,德爾塔變異病毒對于整個輪胎產業可謂是又一次重創,東南亞輪胎廠陸續發布停產公告,橡膠貿易也不容樂觀。如果疫情繼續惡化,當地輪胎工廠能否持續開工,仍然是個未知數。這些消息不斷提醒著我們,對于疫情管控絕不可有半點放松!